电动车时代,燃油车污染告急
智慧科技
12月28日消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公开表示,中国密集城市中的电动车是优选。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能够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还能避免错误路线的锁定。“城市的碳中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工业文明思路的锁定,认为中心化的、大规模的模式就是好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城市应通过数字化创新,使减碳变得可计量、可追溯、可共识。同时,应更多地利用信息,增加绿色电力的使用。” 他进一步指出,在交通领域,很多氢能实际上是灰氢,其碳排放量较高。但如果灰氢能通过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来制造,就成为绿氢,其碳排放量可以降低约20倍。 这种观点强调了在推动城市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应重视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展目标。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数字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仇保兴提到,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在任何角度来看,其碳排放都低大约20%。此外,城市中的车辆还应考虑占地面积因素,因为占用面积越小,碳排放和PM2.5排放就越低,环保效果更佳。因此,仇保兴认为,“在中国人口密集的城市中,电动车是更好的选择。”实际上,早前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地的排放污染源中,移动源占比高达46%,而这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柴油车和汽油车。
据环保专家指出,若一辆燃油小汽车每年行驶1.1万公里,大约会消耗1吨燃油,并排放约2.5吨二氧化碳;而换作新能源车,则至少可减少1.5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在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零排放”。专家认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将显著减轻燃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车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众选择更加环保的出行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还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