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汽车 > 智能汽车
发布日期:2024-12-29 13:42:58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2025年商业风向标:趋势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

智慧科技

   车圈这闹腾了一年,也差不多到了收尾总结的时刻。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这一年里,各大车企在各种榜单和不同维度上的竞争异常激烈,投入了不少精力。但如果要说到对比最为频繁的一对,那非理想和问界莫属了。这两家公司在各类排行榜上你追我赶,成为了行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理想和问界的竞争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力,也展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是销量排名还是用户口碑,两者都展现出不俗的表现。这种竞争无疑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两家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创新和惊喜。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两家之间的关系不用多说了,李想以前经常提到华为,时不时就放出“问界M7直接把理想ONE打残”这样的言论。这些过往的事情,想必关注娱乐圈动态的朋友们都没有错过。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今年,目前市场上几乎被两家公司垄断了豪华增程SUV领域,而且它们的新品发布也非常接近。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趁着这次机会,脖子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两家公司今年的表现,顺便展望一下明年的趋势。说到最高端的产品,自然就是那两款以“9”结尾的旗舰产品了。 这两家公司今年在高端市场上的表现确实引人注目。尤其是那两款以“9”命名的旗舰产品,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大幅度优化。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明年它们很可能会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的投入,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这两家公司可能还会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总的来说,这两家公司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理想L9在去年下半年几乎每个月的销量都突破了一万辆,但到了今年,这一趋势明显放缓。11月份的销量仅为六千多台。 从数据来看,理想L9的销量在近一年内经历了显著的波动。这种变化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有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和技术升级,这无疑给理想L9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此外,消费者的购车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何持续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意愿,将是理想汽车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而问界M9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其销量逐月攀升,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定订单已突破20万台。 (当前时间为2024年12月)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今年的情况与去年类似,理想L7在去年下半年的月销量曾一度突破2万台,但今年基本上维持在1万多台。相比之下,问界M7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近几个月的销量稳定在1.5万台左右。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理想L7的销量似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有关。尽管如此,理想汽车仍在努力通过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来提升销量。另一方面,问界M7凭借其稳定的市场表现,显示出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较为稳固。未来,这两款车型的表现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反馈。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乍一看,近期,关于问界和另一品牌的讨论似乎都偏向于正面评价。但实际上,我认为这两个品牌的发展路径有很大的不同。以问界M9和理想L9为例,前者更受商务人士的喜爱,而后者则在家庭用户中非常受欢迎。

2024年流行的理想和问界明年或许要调头,销售前景变数不断

   而如果我们进一步细究这两家的数据,就会发现它们各自面临的其他挑战要大得多,相比之下,两者之间的竞争似乎不是最大的障碍。

   先说理想。

   今年原本被寄予厚望,计划推出4款增程式车型和4款纯电动车型,然而首款车型MEGA的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

   理想汽车最初计划开发MEGA车型,是源于公司创始人李想的一次亲身经历。当时,他驾驶着奔驰V级车带家人出游,使用过后觉得这款车在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决定打造一款更适合家庭出行的MPV。这一决策最终促成了MEGA车型的研发。

   上市之前,理想的种种宣传活动让大家都对这款车充满期待,然而上市后,原本计划月销量达到8000辆,实际却只有800辆,连续好几个月销量都不如V级车型。

   李想曾宣称要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最高的车型,但这个目标他自己未能实现,反而被隔壁的问界M9实现了。说实话,MEGA这款车的产品实力非常强劲,5C快充、底盘的舒适性以及NVH表现等方面都处于行业顶尖水平。

   脖子哥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MEGA开局不利的主要原因是宣发、产品和定价之间的错配。宣发力度过大,产品却过分强调了其作为MPV的家用特性,而价格并不亲民,再加上外观设计触碰到大众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诸多调侃。

   MEGA 没起来,直接导致后面三款纯电推迟到了明年。

   从谍照可以看出,该纯电车型的车尾设计似乎借鉴了MEGA的设计元素。未来是否会因此引发争议,目前还难以预料。

   尽管如此,理想汽车很快从MEGA那里汲取了一个教训,即充电站配套设施不足。因此,他们决定在今年内建设2000座充电站。然而,实现这一目标似乎颇具挑战性。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12月25日15时,理想汽车已经建设了1405座超充站。按照计划,今年内要增加到2000座,但以目前的进度来看,似乎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好在,今年理想还是靠增程车维持住了销量,并且在 12 月还祭出了 3 年免息政策来促销。以前大伙儿总调侃油箱才是理想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你还真不好反驳这个。

   虽说 L 系今年整体卖得并不差,但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车型均价走低。上半年 L6 发布之后, L7/8/9 的销量相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目前,理想汽车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最便宜的车型L6贡献了大约一半的销量。然而,在去年L7发布时,L8和L9的销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这一现象表明,理想汽车在产品线扩展方面做得相当出色。L6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成为品牌的销量支柱。而L7的推出似乎并未对更高端的L8和L9造成显著冲击,这可能意味着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中的定位较为清晰,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较高。这也反映了理想汽车在市场策略上的精准把控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

   L7 是去年 3 月开始交付的,那之后, L8/9 的月销量还在逐月增加,特别是 L9 ,去年四季度销量同比增长 37% 。

   这个影响也体现在财务数据上。

   今年三季度,理想的交付量同比增长45%,营收增长为23%,然而净利润仅增长了0.3%。单车均价从去年同期的31.98万元下降到了27万元。

   很明显,它卖得越来越多,但赚的钱却不怎么涨了。

   今年市场上各种“半价理想”不断涌现,虽然它们与理想的价位不同,但多少会削弱理想的独特性。

   零跑无需赘述,如今月销量已逼近理想,再加上最新推出的深蓝S09,这款车的造型似乎与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上图为深蓝 S09 ,下图为理想 L9 

   所以在增程领域,理想汽车明年的竞争压力恐怕会更大。说完理想汽车,我们再来看看问界。问界这边,M7和M9的销量一直稳定,看起来颇为顺利。到了年底,其他品牌纷纷推出免息政策进行促销,但问界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动作,似乎并不缺订单。

   但其实,问界也有其艰难之处。今年4月,问界M5进行了改款升级,但销量刚有所提升不到两个月,就又回落了。即使M7和M9的销量非常火爆,也无法带动问界M5的销量。

   要说原因,一是自家竞争。

   首先,问界M5和M7的价格区间高度重合,都从24.98万元起售。然而,M7在尺寸和空间上明显更胜一筹,属于更大一级别的车型。这种配置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很难不倾向于选择M7。 从市场角度来看,两款车型的价格定位非常接近,但在空间表现上却存在显著差异。问界M7作为更大级别的车型,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无疑更具吸引力。对于注重车内空间和乘坐体验的消费者来说,M7显然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因此,尽管M5在某些方面可能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M7的空间优势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前不久,赛力斯最新推出了蓝电E5PLUS,这款车与问界M5的尺寸相仿。主要区别在于,它去掉了华为的技术支持,并且在动力系统和底盘用料上有所减配,但价格依然亲民,仅从9.98万元起售。

   此外,该车型还配备了尾门高度记忆和二排座椅调节等功能,这些都是问界M5所不具备的。

   二是其他竞品太强。与M5同价位的理想L6同样是24.98万元的版本,但提供了四驱配置,并且后排座椅具备加热功能及可调节的靠背设计。这种差异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更加倾向于配置更为全面的理想L6,相比之下,M5的性价比似乎略显不足。 这种市场表现反映了当前消费者对汽车配置要求的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单纯的价格优势已经不足以吸引买家。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车辆的性能、舒适性和智能科技配置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对于M5来说,如何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品配置,将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L6 是四驱,后排座椅加热、通风、靠背电调,而且尺寸还大一级别。

   而除了M5,问界目前面临的情况是,随着华为系车型的不断增加,它所享有的“华为光环”效应正在逐渐减退。

   近期,智界R7的销量持续攀升,并且新增了增程版本,该车型的起售价定为24.98万元,与问界的定价处于同一区间。

   这几个车还都放在一个店里销售,消费者难免要互相比较一下。至于明年的规划,问界会出一款新车 M8 ,定位在 M7 和 M9 之间,大概率还是增程 SUV ,就看它能不能复制 M9 的神话了。

   毫无疑问,理想汽车和问界汽车作为新势力中的领军企业,在2024年面临的挑战同样不会小。 理想和问界作为新势力里走在前头的两家车企,明年阻力都不会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这两家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供应链的压力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对它们的生产成本构成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稳定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将是理想和问界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理想L系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L9首发时站稳了脚跟,但MEGA可能无法为后续的纯电动车型提供足够的支持。 (注:此处假设“MEGA”是一个特定的产品或计划名称,因此保持不变。)

   它的增程SUV车型也已经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得非常多。问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华为加持的智能驾驶和座舱体验,但这一优势正逐渐被对手迎头赶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淘汰赛可能会更加激烈。特斯拉即将推出改款Model Y,而比亚迪可能还会继续通过“冠军版”车型进行价格战。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可能会因为压力而采取一些意想不到的策略。 特斯拉改款Model Y的发布无疑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加剧竞争态势。比亚迪的“冠军版”车型持续降价,不仅对其它竞争对手构成威胁,也可能进一步压缩整个市场的利润空间。面对这样的局势,其他车企或许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以维持市场份额。这预示着接下来的一年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各家企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而言之,理想汽车要想继续保持新势力品牌的领先地位,问界汽车也希望能再推出一款热销车型,这些目标在明年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两位高手想要继续较量下去,无论投入多少都会使出一些新招数。不过,也不一定是谁先战胜了谁。

   在新一轮的头部对决中,我们或许又要看到某些人在背后默默承受压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当行业内的巨头们展开激烈竞争时,总有一些“小弟”会成为牺牲品。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出竞争的残酷性,也暴露了行业内权力分配的不均衡。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 当前时间:2024年12月

智能汽车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