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卫士:无人机空中新士兵【2024年12月】
智慧科技
12月30日消息,在俄乌战场上,无人机的表现异常抢眼,进一步凸显了这种低成本武器的巨大威力。如何有效反制无人机,自然也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课题。 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还让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防空策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越来越容易获得且操作简便,这使得它们成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武器。然而,这也意味着各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研发反无人机技术和系统,以确保空中安全。如何平衡成本与效能,将是未来军事技术研发的关键之一。
近日,“环球时报”援引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特伦甘纳邦的警方已开始使用鸟类拦截无人机,并组建了一支由鹰和鸢组成的反无人机“五鸟小队”。这一举措无疑为打击非法无人机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伦甘纳邦警方的这一创新措施显示了他们在应对现代安全挑战方面的积极态度。利用自然界的猛禽来对抗无人机,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然而,如何确保这些鸟类的安全,避免它们受到无人机技术的伤害,将是实施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此外,这种策略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尤其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其效能可能会受到限制。
报道称,一旦检测到空中有入侵者,小队的驯鸟员便会放出一只鹰,让它从空中捕捉这架无人机,就像捕猎一般。
经过训练的鹰能够拦截微型无人机和小型无人机(重量范围在250克到2000克之间),而小队中的鸢主要通过携带的摄像头执行空中监视任务,并向地面人员传递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确实可能对鸟类造成伤害。因此,训鸟人员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教会鸟类在空中使用网罩来捕捉无人机。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无人机对鸟类的潜在威胁,还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类似措施的实施,我们有望找到更多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护野生动物免受新兴科技的影响。 发表的看法观点:这种创新的方法体现了人类在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的态度。通过训练鸟类学会自我保护,不仅能够减少无人机对鸟类的危害,也为其他类似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这表明,通过人与自然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找到平衡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报道指出,利用鸟类进行反无人机操作已显示出成本效益,特别是在应对小型无人机时表现出色。据印度内政部长表示,有必要组建一支“综合”的反无人机部队,以确保印度的安全,防范无人机威胁。这一举措是在2024年12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