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发布日期:2024-12-31 18:39:55

大阪大学新技术让人形机器人能够真实表达兴奋和疲倦情绪,或将突破恐怖谷

人形机器人情绪表达技术突破,将为人类带来更深入的交流可能性

智慧科技

   12月31日消息,日本大阪大学12月23日发布公报称,该校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动态面部表情生成技术,可以使人形机器人更有效地表达情绪,如兴奋或疲倦。该技术有望大幅提升交流型机器人的价值,使其能够以更加自然和人性化的方式与人类互动,从而有望缓解“恐怖谷”效应。

   注:恐怖谷现象是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及非人类物体情感反应的一种假设,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在197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机器人的外观和行为与人类相似度极高时,人们的感受会突然变得极为负面和反感。即使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也会显得格外突兀,导致机器人看起来非常生硬和令人不安。

   据公报介绍,尽管人形机器人能够展现出微笑、皱眉等各式常见表情,但我们很难从中判断其一致的情感状态,因此无法确定它们的真实感受,这会让人感到一种不安。

   传统上,人形机器人的面部表情采用“拼凑法”来实现。这种方法需要准备多个预先设定的动作场景,以确保在这些场景之间切换时避免不自然的面部动作。但在实际运用中充满挑战,不仅需要提前准备复杂的动作场景,在过渡过程中尽量减少不自然的动作,还要微调动作以精细控制所传达的表情。

   在这项新研究中,大阪大学等机构人员开发出一种借助“波形运动”的动态面部表情合成技术。该技术将各种构成表情的面部动作表示为单独的波,如眨眼、打哈欠等。这些波被传播到相关的面部区域并叠加起来,从而实时生成复杂的面部表情。该方法不需要提前准备复杂多样的动作数据,同时避免了不自然的面部动作过渡。

   这种技术还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内部状态调整个别波形,可以使机器人的内部条件变化即时反映为面部动作的变化。

   研究人员指出,在此技术支持下,拥有复杂面部表情的机器人将能够呈现出更加鲜活的表情,并且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从而大大增强了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日本《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杂志》上,附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fujipress.jp/jrm/rb/robot003600061481/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