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崛起!2024年新势力车市:理想称王,零跑交付量暴增百倍!
智慧科技
新年伊始,被界定为传统意义上造车新势力中的理想、零跑、小鹏和蔚来汽车,陆续发布了它们在2024年度的“成绩单”。
在2024年,理想汽车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连续12个月稳居单月交付量榜首,并以全年超过50万辆的成绩傲视群雄,这无疑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零跑汽车,从2024年8月起销量迅速攀升,全年累计销量接近30万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榜眼”位置。而蔚来汽车则在2024年12月首次突破单月交付3万辆大关,成功超越小鹏汽车,摘得“探花”。相比之下,小鹏汽车虽然在2024年上半年表现较为低迷,但最终还是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了这一年。 这种市场格局不仅反映了各大品牌在过去一年中的竞争态势,也预示着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更加激烈。理想汽车的持续领先表明其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而零跑和蔚来的快速崛起则显示出市场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高度重视。对于小鹏汽车而言,尽管面临挑战,但其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发展仍值得期待。
传统造车新势力中的另一代表、去年三四季度陷入财务困境的哪吒汽车,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公布交付数据。在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和复工复产准备工作之后,哪吒汽车内部人士近日向媒体透露,“公司计划在1月恢复生产,并开始小规模交付。”
2024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58513辆,同比增长16.21%;2024年累计交付500508辆。尽管一路领衔,但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过去一年并不顺利——由于首款纯电产品MEGA的失利,整个下半年均处于产品“空窗期”。
根据此前公布的交付指引,理想汽车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量为160000-170000辆,但实际交付量为158696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数字也与其年初设定的80万辆交付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与年初在纯电领域的“信誓旦旦”不同,在2024年年末,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宣布了“All in AI”战略。“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我认为智能化讲的不是传统软件智能,而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这是造车往下延续的必经之路。”在明确战略方向后,李想也反思了MEGA的失利,“我们对纯电的理解还是不够,尤其对充电桩怎么建。”
据李想之前透露的消息,理想汽车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其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后来居上”的零跑汽车在12月完成了42517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28.37%,并且连续七个月创下月度交付的新高;2024年的累计交付量达到了293724辆。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不仅展示了零跑汽车在市场上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反映出其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零跑汽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显著的增长,离不开其在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持续投入与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零跑汽车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大空间、零跑汽车凭借智能化技术和增程动力系统,在15万元级别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尤其是C系列SUV的热销,让零跑在这个价格区间内获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例如,今年6月底推出的C16,作为一款家用6座SUV,起售价仅为15.58万元。这款车型凭借其高性价比,迅速成为了零跑销量的重要支柱。 在我看来,零跑C16的成功不仅在于其亲民的价格,更在于它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科技和高效动力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零跑能够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的认可,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同时,这也表明,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方面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2025年,零跑汽车设定了全年销售目标为50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70.22%。为了应对这一显著高于市场整体增速的目标,零跑在年初就推出了1月份的新购车优惠政策。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宣布,在新春佳节之际推出史无前例的购车优惠活动。活动期间购买零跑汽车的消费者,可获得最高1.5万元的购车现金红包及多重购车福利。
此前已连续三个月创下单月交付历史新高的小鹏汽车,在12月共交付了36,695辆,同比增长82.43%,再次刷新纪录。其中,小鹏MONAM03交付量超过15,000辆;小鹏P7的交付量也超过了10,000辆。在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达到了91,507辆,成功超越了第四季度的交付指引(87,000-91,000辆)上限。 小鹏汽车在年末的表现无疑令人瞩目,这不仅体现了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强劲需求,也展示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卓越能力。特别是MONAM03和P7两款车型的出色表现,显示了消费者对这两款车型的高度认可。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小鹏汽车有望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并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实现突破。
“2025年,我们计划推出多款全面搭载小鹏AI体系技术的全新车型,全年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与大家见面。其中有几款新品是我们数年磨一剑的‘大杀器’,它们的技术实力放眼整个行业没有对手。”在2024岁末的公司内部信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面对未来三年,小鹏将产品图谱上“做精做少做差异”,以“杀出淘汰赛,进入晋级赛”。
在两大品牌的共同加持下,蔚来汽车首次单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12月完成交付31,138辆,同比增长72.87%。其中,蔚来品牌交付20,610辆;乐道品牌交付10,528辆,在9月28日开启交付后第三个完整月完成单月交付量过万。2023年,蔚来累计交付221,970辆,同比增长38.7%。
在2024年的NIODAY上,蔚来发布了其第三品牌萤火虫(FIREFLY),预售价为14.88万元,并计划于2025年4月正式上市。蔚来董事长李斌表示,蔚来预计2024年全年销量将达到22万辆。加上乐道品牌,蔚来设定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实现销量翻倍,达到44万辆。
根据李斌的规划,2025年乐道品牌将推出新车型,实现单月平均交付2万辆;NIO品牌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保持一定增长,两大品牌全年合计销量将超过40万辆;而萤火虫则保持每月数千辆的交付量。
蔚来和小鹏作为先后推出第二、第三品牌的汽车制造商,由于新品牌之间定位较为接近,预计到2025年可能会出现相互竞争的局面,导致彼此市场份额的波动。从长期来看,这种多品牌战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和市场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考验着它们的产品差异化能力和市场细分策略,也将直接影响它们未来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线。同时,如何有效管理多个品牌,避免内部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决定这些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蔚来和小鹏而言,除了在技术和服务上的持续创新之外,构建一个高效且灵活的多品牌管理体系同样重要。
面向2025年,何小鹏指出,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并预计“价格战”可能会从年初开始。这一预测揭示了行业内部对市场前景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各大车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将采取更为激进的竞争策略。随着技术进步和新进入者的增多,消费者有望享受到更多实惠,但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创新和成本控制,将成为各车企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