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市值一日蒸发5700亿!马斯克魔法失效,投资者惊呼股价暴跌!
智慧科技
新年第一跌,让马斯克遇上了。
1月2日,特斯拉股价持续下滑,单日蒸发7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亿元),当前市值为1.22万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2月6日以来的最低收盘纪录。
股价大跌,罪魁祸首就是下滑的销量。
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财报会议上表示,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将略高于2023年,实现“小幅增长”。然而,即便是如此保守的目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显得颇具挑战性。 尽管特斯拉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供应链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特斯拉需要持续提升其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此外,特斯拉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以确保能够稳定地提高销量。总体来看,特斯拉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未来的表现值得持续关注。
2024年全年,特斯拉共生产了177.34万辆汽车,交付量为178.92万辆,同比减少了1.07%。Model 3和Model Y依然是销售主力,合计交付了170.4万辆。
今年特斯拉的销量也未达到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80万辆,这也是自2015年以来,其汽车交付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一切也有迹可循,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特斯拉就迎来了2020年以来首次同比销量下滑。
那时,马斯克向投资者描绘了Robotaxi的美好愿景,同时让人形机器人在发布会上翩翩起舞,营造了热烈的氛围。
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投资人抢购一空,尽管电动汽车市场似乎正在降温,但特斯拉的股价依然惊人地攀升至60%以上。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特斯拉股价的飞涨?是市场对特斯拉长期增长潜力的信心,还是投资者情绪的过度乐观?无论如何,这样的涨幅无疑给那些对电动汽车行业持怀疑态度的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投资领域,情绪和信心同样可以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但好景不长,四季度的表现也没有达到华尔街预期。
1月2日,特斯拉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生产和交付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45.94万辆汽车;交付量达到49.56万辆,创下季度新高,同比增长了2.3%。
分车型来看,Model 3和Model Y车型共交付47.19万辆;其他车型共交付2.36万辆,中国和美国仍是其全球最大的市场。
账面数据再好看,也没达到此前分析师预测的49.8万辆交付量,连续三个季度销量不佳,也是引起市场恐慌的直接原因。
去年年初,特斯拉的柏林工厂遭遇了人为纵火事件,导致其欧洲唯一的制造工厂暂时停产。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特斯拉的生产计划,也进一步加剧了其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困境。尽管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但此类突发事件无疑对其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特斯拉需要更加注重工厂安全,并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这也提醒了其他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必须重视潜在的安全风险,加强管理和预防机制。
加之欧洲电动车市场的销售增速有所减缓,同时国内车企纷纷推出新品并加大智能驾驶技术的竞争力度,特斯拉不得不向投资者透露,其电动车需求目前正处在两大增长周期之间的平稳期。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特斯拉在2024年至少进行了六次降价或优惠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末针对最畅销车型Model Y的优惠,使其后轮驱动版的起售价降至23.99万元,创下该车型在全球市场的最低价格纪录。 这一系列的降价举措不仅显示了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其在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所面临的压力。通过大幅降价,特斯拉旨在吸引更多消费者,巩固其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这也可能引发其他竞争对手采取类似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确实超出了预期。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特斯拉中国销量达到8.3万辆,环比增长12.8%,全年销量超65.7万辆,同比增长8.8%,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要是和比亚迪等大厂比,就有些相形见绌了。
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51万辆,奇瑞新能源12月份销量10.26万辆。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在去年成为全球首家年度销量超过4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已经将特斯拉甩得越来越远。
由于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特斯拉频繁采取降价促销策略以换取销量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整体利润率。 这一现象反映出特斯拉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所面临的挑战。尽管降价策略短期内可能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并对公司的财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斯拉需要寻找更为平衡的发展策略,在保证销量的同时,也要维护好品牌的高端形象和盈利能力。
华尔街的普遍预测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将达到创纪录的997亿美元,但净利润为81亿美元,或将是2021年以来盈利最差的季度。具体的财报数据还要等特斯拉在2025年1月29日收盘后公布。
而且不同于国内车企新品频出,特斯拉的主力车型依然还是Model Y和Model 3,和快速更新迭代的中国品牌相比显然有点捉襟见肘。
马斯克也明白这个道理,2024年三季度财报会上,他预测2025年特斯拉汽车销量将增长20%至30%,也就是说今年年销量目标至少在216-234万辆之间。
凭借特斯拉计划推出的新品,今年上半年或将发布一款价格更为亲民的车型,并且还将推出新款Model Y。
5座版本的焕新Model Y内部代号为“Juniper”,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而7座版本则计划在同年第二季度交付。据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新款Model Y,其最高日产能可达2400台,预计年产量将超过75万台。
此外,特斯拉的FSD也将有新的发展。特斯拉团队曾表示,预计到2025年第一季度,FSD将在amp;中国上市,同时在后面补充说明需“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根据华尔街多家投行的预测,2025年将是特斯拉实现技术飞跃的关键之年。如果FSD V13版本能够在2025年如期发布,并且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特斯拉无疑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公司之一。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积累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仍需关注其技术路线图的实施情况以及市场接受度的变化。此外,其他竞争对手如谷歌Waymo等也在不断进步,特斯拉能否在2025年保持领先,还需拭目以待。
再加上马斯克在美国大选中选对了队伍,还在特朗普政府混了个官职——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特斯拉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发各种技术。
特别是特斯拉当前大力投入的Robotaxi项目,预计监管障碍将会减少,各州相关部门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审批进程也将加速。
在常规的电动汽车领域,特朗普获胜对特斯拉同样有利。
比如,特斯拉若想在北美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占率,不仅需要完善其补能体系,还必须建设Cybertruck所需的车城互联等硬件设施。这些措施完全可以获得特朗普的支持。毕竟,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对提振销量具有积极影响。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特斯拉提升品牌形象,还可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此外,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当前局势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变数,即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取消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政策。这一政策变化不仅会削弱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也可能给特斯拉带来负面影响。尽管特斯拉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可能使其比其他公司更能抵御此类冲击,但税收抵免政策的取消无疑会对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这可能会减缓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的速度,从而影响行业的整体增长前景。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谨慎考虑其长远影响,并寻求平衡点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