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错综复杂
1月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一如既往地公布了“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从2006年起,这项活动便成为了一年一度的语言盛宴。每年的这份榜单不仅涵盖了那些在流行文化中频繁出现却常被误用的词汇,还反映了社会语言使用的变迁趋势。例如,在过去的一年里,“元宇宙”和“内卷”等新兴词汇的误用情况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错误不仅仅是个人疏忽,它们往往反映出人们对新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以及整个社会在语言使用上的某些盲点。 这样的年度盘点,不仅是对语言规范的一种提醒,也是对公众语言学习与应用的一种促进。它帮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准确的语言表达仍然十分重要。同时,这也促使媒体和教育机构更加重视语言教学,确保公众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从而避免因语言错误而产生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今日,《咬文嚼字》公布了“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提醒我们在日常书写中哪些词语最容易出错。这份榜单不仅有助于我们纠正习惯性错误,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通过关注这些常见的误用和误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避免在写作或交流中出现不必要的误解。 这样的年度盘点不仅具有警示作用,也促使我们更加重视语言规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确无误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这些差错中吸取教训,让我们的文字表达更加精准和得体。
“松弛感”是今年频繁被提及的一个词汇,但很多人常常将其错误地写作“松驰感”。
马旁的“驰”原意为用力驱使马匹前行,引申为车马等快速奔跑,进一步泛指快速奔跑或迅速行动,例如“紧急驰援”。
弓字旁的“弛”,本指放松弓弦,含义与“张”(本指上紧弓弦)相对。
如今“松弛感”多用于指面对压力时淡定从容、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松弛”无关驱驰,“松弛感”不能写作“松驰感”。
“电光石火”更是一个很多人会用的词语,甚至很多专业人士也会如此使用,但其实这个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电光石火”。
“电光”指闪电之光,“石火”指击石之火,“电光石火”常用来形容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形容极快的速度。
“火石”通常指的是燧石,这种石头在撞击时能够产生火花,进而引燃火种。与闪电那瞬间即逝的光芒相比,火石所象征的是一种固态而坚实的物质力量。尽管现代科技已经让点火变得极为简单,但燧石的存在依然提醒着我们人类文明最初的智慧和技术积累。 我的看法是,燧石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取火工具,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回顾这些传统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动力。
“电光”与“火石”形态相去甚远,并举使用不当。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具体如下:
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
二、“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
三、“跻身”误为“挤身”。
四、“花甲”误为“古稀”。
五、“松弛感”误为“松驰感”。
六、“曈曈”误为“瞳瞳”。
七、“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ɡ。
八、“过渡”误为“过度”。
九、“侦察”误为“侦查”。
十、“果腹”误为“裹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