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不息:美国城市之火
1月20日消息,众所周知,近期小红书上出现了大量从国外迁徙而来的用户,他们担心TikTok被封禁后无法继续使用,因此自称为TikTok难民。这些用户的初衷十分简单直接,即对美国政府的行为表示不满。
高官们日复一日地宣扬“TikTok是中国的间谍软件”已经让许多人感到厌倦,不少TikTok用户开始产生抵触情绪,宁愿将自己的数据托付给中国,也不愿意使用与政府关系密切的X(Twitter)和Instagram——因为这些平台确实存在监控所有用户的行为。
由于老外们没有国内手机号来注册中国的抖音,他们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小红书,并且意外地发现这个APP不仅推荐算法精准,而且社区非常活跃,许多用户对外国人的态度也相当友好。
最终我们看到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现状:由于TikTok具有中国背景而面临被美国政府封杀的命运,但正是这些政策迫使美国民众更紧密地依赖一款真正的中国应用程序。 这种局面不仅揭示了美国政府在处理科技与安全问题时的矛盾心理,还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技术管控的复杂性。一方面,政府试图通过限制措施保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这些措施却可能无意中推动了美国民众对特定外国技术的依赖,这无疑是对初衷的一种反讽。
凭借着翻译软件或者求学时打下的外语基础,两个台面上撕得火热的大国开始了一次底层民众之间的破冰。
就像两个机缘巧合聚在一起的陌生人一样,初次建立联系的中外网友彼此也需要一些共同话题来打破尴尬,从一些人类的本能入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大伙都爱看的猫片。
就此,在小红书上分享猫咪照片已经成为新用户必须缴纳的“猫税”,并且这里的“签证官”(即活跃的网友)们非常通情达理,来者不拒。如果没有猫咪或狗狗,其他宠物如花、鸟、鱼、虫也基本能通过审查。定期缴纳“猫税”、组织线下聚会共同吸猫,已经成为了维护社区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措施。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小红书社区对宠物文化的热爱和接纳,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寻求情感寄托与社交互动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宠物成为了很多人心灵慰藉的来源。通过分享宠物生活点滴,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还能让整个社区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当然,人类的本能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吸猫这一行为,无论是古典派还是现代派,人体之美始终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外国美女的身材照片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在评论区引发了一波或尴尬或油腻的双语版土味情话。 这种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不同的审美观念,这些多元化的视觉体验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激发了更多情感上的共鸣。然而,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应当保持一份理性和尊重,避免过度消费他人形象,从而让审美回归其本真。
国内外众多玩梗和段子当中,老外们这次逃难的始作俑者美国政府,自然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被国内网友调侃的对象——“嘿,我是你的中国间谍,把你的数据交给我!”
这个间谍梗源自于一次整活,在外国网友向TIk Tok道别的大潮中,一位TIk Tok博主曾一本正经地向监控自己的“中国间谍”道别,感谢他在这个平台陪伴自己度过了五年的欢乐时光。这引起了许多博主的争相模仿,一时间,向想象中的间谍朋友告别成了外国网友总结自己Tik Tok生涯的一种方式。
很快,另一位华裔面孔的TikTok博主以间谍的口吻进行了一次深情的告别,同样在国际网络上引起了病毒式的传播。至此,“我和我的中国间谍朋友”这个梗已经固化成了一种彼此理解的情感表达。因此,在外国用户涌入小红书之后,许多老外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寻找我的中国间谍”。 这种现象反映了全球社交媒体上文化与信息交流的新趋势。通过网络平台,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快速地分享和理解彼此的文化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流行语。这种现象不仅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也提醒我们,网络空间中的文化表达往往比现实世界中的更为自由和夸张。
从这个梗在外网的广泛传播可以看出,老外们对于Tik Tok这个平台是相当留恋的,他们似乎也不那么介意自己的喜好被推荐算法所了解,有些人甚至会认为它是个比自己还了解自己的朋友,而他们对“中国间谍”的好感就是从Tik Tok移情而来的产物。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交流中,国内外双方都展现了相当程度的善意。国外的朋友在邀请同伴时特别强调要尊重主人的文化习惯,并在小红书上尽量遵守当地的规矩;而国内的网友们也罕见地放弃了那些复杂的网络黑话和梗,改用更加标准的语言表达,以便让外国朋友更容易理解。这种和谐的讨论氛围在中外互联网上实属少见。 这种现象表明,尽管文化差异依然存在,但人们愿意放下成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对方。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更多跨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这种积极的互动能够持续下去,成为推动全球理解和合作的重要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互联网上的长期隔阂,国内外网友对彼此都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看法,而在这次交流过程中,这些看法被逐渐消除……或是进一步巩固了。
在小红书里,网友们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全民精通算命、家家户户养大熊猫、宠物猫帮忙做饭带孩子的神奇国度;而美国的确每天都有枪击事件发生,尤其是在风景优美的佛罗里达州,那里的人们不仅骑鳄鱼上下班,而且还表示鳄鱼肉吃起来像鸡肉,这让周围的美国网友都感到十分惊讶。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双方关注的话题也从最初的玩梗找乐子转向了“你们那边生活得如何”。对此,中外网友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似的感慨:见鬼了/真没想到,这跟我们听说的完全不一样啊?
围绕着住房、收入等众多问题,国内外网友进行了一次非常详尽且深入的讨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牛马无国界。在比较苦难方面,两国的基层民众生活状况相差无几。你那边为了几千元的月薪不得不上班996,我这边则需要同时做两份工作来支付房租。《读者》和《意林》所营造的那个时代的美好滤镜彻底破碎。当编辑部的主编柴王老师拿着这些故事向真正的美国人求证时,反倒是美国网友自己首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夸张地说,水深火热中的美帝人民用亲身经历给我们涨了见识,像什么每天工作不满八小时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不给员工上医保,天天吃汉堡炸鸡是因为预制菜和快餐往往比新鲜食材更便宜,服刑的犯人要给私营监狱交管理费……赛博朋克游戏里那些大企业掌控一切的世界观,已经由美国网友抢先体验到了。
在以前各国网民因网络限制而彼此隔离的时候,那些移民中介或意见领袖们还能利用信息不对等来编故事,而一旦外国人来到这里,他们就只剩下后脑勺上插着的回旋镖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外的互联网曾长期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尤其是国内用户无法访问谷歌、油管等国际主流网站。然而,现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如果你掌握相关链接,即使不使用特殊的网络工具,也能够浏览许多外语网站。以游戏网站为例,Kotaku、IGN(美国)以及Eurogamer等都可以在国内直接访问,只是部分网站可能尚未被国内搜索引擎收录,或者如Steam商店那样存在链接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们目前仍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而小红书此次在国际上的走红确实出乎意料。从平台紧急招聘英文审核人员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小红书确实希望抓住这股突如其来的海外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局面可以长期持续。一方面,如果美国能够禁止TikTok,那么禁止小红书也不无可能;另一方面,如何有效管理数量庞大且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的用户群体,对于平台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能够超越国家和语言的限制进行交流,直接与地球另一端的普通人对话,哪怕仅此一次也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特别是在这个动荡且充满矛盾的复杂时期,中外网友之间能够进行如此深刻且直接的交流和共鸣显得尤为珍贵。
至少这一次,我们共同目睹了历史进程朝着“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各国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合作精神,也预示着未来国际关系可能迎来更加紧密的互动与合作。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这种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它为解决跨国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世界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尽管前行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各国携手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