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陷阱:揭秘虚假电商如何精心布局,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2月24日,据央视网报道,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模仿正规电商平台的虚假平台。这些平台采用多种手段诱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在其平台上进行支付。在收到款项后,这些平台既不发货,甚至直接关闭网站并携款潜逃,并且还将消费者的资金拆分转移以逃避警方调查。
据央视网报道,一位在校大学生小何发现他心仪的一款手机所喜欢的颜色已经售罄,于是决定在其他平台上寻找。有一位用户表示可以提供该款手机,并向他发送了一个模仿正规电商平台的虚假链接。小何在该平台支付了7587元后,发现那位用户立即将他拉黑并注销了账号。
成都铁路重庆公安处刑事侦查支队在调查中发现,小何被骗的资金经过多次拆分和转移,最终被用于购买了国内某大型游乐场的年卡,然后再次出售给其他消费者,以此方式试图规避警方的追踪。
警方表示,在当前社会,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热衷于网络购物这一特点,精心设计了各种有针对性的陷阱。消费者在通过网页购买商品时,务必要仔细甄别网站链接,以防落入钓鱼网站的诈骗圈套。 这种现象反映了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漏洞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电商平台需要加强自身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对假冒网站的识别和拦截能力;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此类诈骗事件的发生,共同维护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