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脑硬件 > 电脑硬件
发布日期:2025-02-25 12:54:44

显卡大师直言:官僚主义正扼杀Intel,但复兴之光仍未熄灭

Intel复兴之路荆棘密布:官僚主义阴影与技术曙光的较量

   近日,有关英特尔公司可能进行分拆的话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2023年3月离开英特尔并创立了一家生成式AI游戏软件公司的前首席架构师Raja Koduri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表示,尽管英特尔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资源,但其内部的官僚文化严重阻碍了创新的步伐。 这种官僚主义不仅限制了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还导致公司在面对快速变化的技术趋势时难以迅速作出反应。英特尔需要重新审视其内部管理结构,打破那些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以确保它能够继续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英特尔也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发展与激励,为员工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和灵活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推动公司的长远发展。

显卡大师直言:官僚主义正扼杀Intel,但复兴之光仍未熄灭

   不过,RajaKoduri表示,Intel依然具备与顶尖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但必须积极推动变革,重新树立以性能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提高组织运作效率,设立明确目标并坚定执行。

   这确实是一段艰难的旅程,Intel的高层们不得不面对并实施痛苦的转型。在科技行业快速变化的今天,这种转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如何在保留公司核心价值的同时,成功地转向新的技术路径,这对任何一家老牌科技巨头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Intel的这次转型,不仅关乎公司的未来,也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

   Intel的“珍宝”和“蛇”

   RajaKoduri表示,英特尔依然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这些都是行业内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宝贵财富。

   这些创新涉及了工艺技术、高端封装、光学系统、先进存储解决方案、热管理、电源传输、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多个领域。

   部分创新技术有望让Intel的产品在性能、性能/成本、性能/功耗方面实现显著提升,这些关键因素将决定Intel在所有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涵盖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和各类个人设备。

   Intel目前的问题关键在于它们的延迟或推迟部署。

   五年多来,Intel公司推出产品路线图的过程——这一推动重要创新进入市场的关键途径——一直受到生产制造难题的困扰。

   尽管问题最初体现在14nm工艺上,但10nm节点成为了史无前例的瓶颈,导致Intel在芯片制造领域失去了长达五年的领先地位。 这一现象反映了半导体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Intel作为曾经的领头羊,在面对先进制程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这不仅对其自身战略构成了考验,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如何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同时有效应对技术难关,将成为各大半导体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然而,制造业务的延误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更深层次的问题源于文化和领导力,阻碍了Intel做出务实的决定,例如在内部解决方案出现问题时及时采用台积电等外部制造能力。

   从本质上讲,Intel的核心理念建立在性能领先之上——对超越常规卓越表现的不断追求。

   从营销到销售,其商业模式的各个方面都经过了校准,以成为其所选细分市场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NVIDIA同样秉承着这种注重性能的基因,在他们不遗余力地追求基准测试霸主地位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性能基因”公司同样在客户提出需求前就开始生产产品,始终领先于市场趋势。

   这两家公司并不是以“价值或服务参与者”的身份成长起来的,它们并非旨在与主要的价值衡量标准如业绩/成本或按客户需求提供服务进行竞争。尽管如此,这两家公司依然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通过创新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了新的视角。这种不同于传统竞争的方式或许能够激励其他企业重新思考如何在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而不必仅仅依赖于传统的价值指标。 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示出,企业在追求成长时,不一定非要遵循传统的路径。通过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企业有可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尽管价值或服务导向型企业能够获得巨大成功,但要把一家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转型为价值驱动型公司,仍需实施深远的文化变革。

   相反的转变要自然得多。对于Intel而言,开展代工业务将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但与那些已涉足代工业务的公司达成许可合作,或许是一种更为实际的选择。

   “主导企业决策的官僚流程如同‘只看电子表格和PPT的蛇 ’,往往无法理解放弃绩效领导的真正代价。虽然他们进行了优化,只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季度损失,但同时也忽略了大局。任何在既定流程之外进行‘臭鼬工程’(Skunk works指一小群专家不受公司严密教条束缚,秘密进行新产品或科技发展)的企图,都会引发恐惧气氛,因为只要有一步失误,官僚主义的‘毒蛇’就会攻击。”

   RajaKoduri提到,这样的环境在整个工程团队中引发了一种常见的“习得性无助”感,这削弱了曾经推动英特尔帝国发展的创新精神。

   RajaKoduri在推文中提到了Intel曾计划实施但最终被取消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原本有望带来显著成就,其中包括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FalconShores GPU以及针对高性能计算的Rialto Bridge。

   RajaKoduri曾以为RialtoBridge计划在2022年推出,并预计按原定时间表会在2024年实现量产,其性能预期将超越对手NVIDIA H100。然而,Intel未能抓住这一机会,甚至暂停了FalconShores项目,最终导致其在AI领域的收入落在竞争对手之后。

   转型

   在Raja Koduri看来,Intel成功转型是可能的,即使是在绝望的深处。

   尽管某些资本战略为公司的成长提供了必需的支持,但这还不足以激发工程师们创造出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在尖端技术领域,工程师们所需的远不止是资源,他们还迫切需要一个既鼓舞人心又近乎宏伟的目标去追寻。

   理想的目标应该同时具有威慑力和启发性:威慑力是因为它突破了可能性的界限,启发性是因为它代表了计算的飞跃。

   领导力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设定目标,而是要提供必要的工具,指明前进的方向,并与团队共同奋斗。比如,面对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个“大坏怪物”——这种挑战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无论团队成员的经验水平如何。 在我看来,优秀的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清晰的目标设定能力,更需要有实际行动来支持这些目标。他们必须能够识别并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同时还要能够在困难面前与团队共进退。这样的领导方式不仅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还能激发每个成员的最大潜能,从而推动整个团队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对此,RajaKoduri 认为,Intel 有机会将挑战英伟达作为目标,并在2027年推出一款符合以下规格的AI芯片。这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但也反映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Intel若能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能够巩固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还将对整个科技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要达到这些技术指标,Intel需要克服诸多技术和市场上的障碍,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这种竞争态势也显示出AI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各大科技巨头都在争相开发更强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把握。英特尔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研发上的投入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判断。

   1、FP8/INT8原始计算性能超过1EFlops(每秒百亿亿次)

   2、138TB HBM高带宽内存,带宽5PB/s

   3、GPU-GPU互连带宽2.5TB/s

   4、功耗不超过132KW

   5、价格约300万美元

   这也意味着,英特尔计划将计算性能提升三倍,内存带宽和容量增加十倍,互连带宽提升二十倍,同时维持现有的功耗和成本水平。

   RajaKoduri表示,英特尔具备实现超越英伟达在AI领域产品规格所需的全部关键技术要素,包括CPU、GPU、人工智能、先进封装技术和互联技术等。只要英特尔能够实现全面的组织协调和聚焦努力,就有望达成这一目标。

   同样重要的是,上述规格也将转化为1Petaflop(132W)和100Teraflop。Intel将能够提供从设备到数据中心的单一软件栈,以便高效地向消费者和企业部署诸如DeepSeek这样的优秀开源AI大模型。

   一个能够以1万美元的成本高效地支持整个670B参数DeepSeek模型的系统,在Intel的技术领域内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技术突破不仅意味着我们可能更接近于实现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的商业化应用,同时也展示了硬件技术进步如何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随着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能够处理如此庞大模型的系统将为未来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对硬件性能的一次考验,也是对软件优化能力的一次挑战。这样的成就无疑会激发更多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以进一步降低运行这些复杂模型的成本和门槛。

   Raja Koduri预计,在未来3-5年内,AI成本将再度出现“DeepSeek”时刻。

   英特尔有能力与顶尖公司竞争。他们需要积极投身于市场竞争,而不是干扰已有的发展计划。不要再从成功的结果中寻找失败的理由了。这一切都不会轻松,英特尔的高层领导必须经历艰难的变革,仅仅依靠现有的管理层轮换来维持现状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的变化不仅对英特尔自身至关重要,也影响着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未来。高层管理者需要展现出真正的领导力,推动公司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英特尔过去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必须迅速适应新的挑战,才能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让混乱统治,然后控制混乱

   “让混乱占据主导,随后加以控制。”这句名言出自Intel创始人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Raja Koduri认为,安迪·格罗夫或许是Intel最后一位对公司的每一层级都了如指掌的首席执行官。

   让我们稍作分析,为什么我们要让混乱占据主导地位?所有形式的混乱不都是负面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好的混乱和坏的混乱。好的混乱迫使你去发明和改变,重大的技术和行业转型是混乱的。互联网、WiFi、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都是可能导致良好混乱的过渡的例子。当Intel能够“控制”时,它将从这些转变中受益匪浅。好的混乱通常来自外部事件。糟糕的混乱来自内部问题。

   RajaKoduri表示:“我倾向于将严重的混乱称为‘企业熵’。这是阻碍公司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当熵达到一定水平时,管理层就会丧失对公司运营的掌控力。在减少这种熵之前,再多的高层管理整顿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建议

   在文章结尾处,Raja Koduri还向任何在英特尔担任领导职位的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1、将“编码器”与“协调器”的比率增加10倍。

   这或许是件棘手的事情,因为它可能导致员工数量大幅缩减及部分人员重新招聘。为那些深陷于协调任务中的员工提供再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转向编码工作或选择离开公司。人工智能工具正成为帮助年长员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关键驱动力。

   2、围绕产品领导架构组织公司。

   Intel能够使用少于六个模块化构建块(小芯片)来构建从10W到150KW的整个产品线,这些构建块在整个产品线中实现共享。然而,若按市场边界分割公司,则会限制他们充分利用其顶尖知识产权的能力(例如,在Xeon处理器上应用LunarLake SoC可能会显著提升能效,但目前Xeon在能效方面尚未达到领先地位)。通过在整个产品线中运用领先的知识产权,Intel可以在客户端、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心部署性能出色的产品,从而获取超过5000亿美元的总可用市场(TAM)份额。

   3、取消区域性。

   Intel 的成功建立在其不懈的迭代更新之上。每18个月,公司都会推出新的工艺技术,且良品率通常能达到90%。这种坚持执行既定计划的模式,似乎正在让“取消文化”逐渐失去市场。 在我看来,Intel 这种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体现了其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每隔一年半就进行一次重大更新,不仅展示了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也表明了其对产品质量的高度承诺。尽管当今社会对于快速变化和频繁迭代的期望越来越高,但 Intel 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节奏,以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都能达到最高标准。这样的坚持无疑为其赢得了市场的尊重与信任。

   4、押注普遍性,专注于性能基础。

   Ops/clk、字节/时钟、Pj/Op、Pj/Bit 等指标。尽管不涉及CPU、GPU和AI加速器,但工作负载正逐渐转变为标量、向量和矩阵计算的复杂组合,这要求大幅提高带宽和内存容量。您具备独特的技能,能够在一定比例上提供这些要素,从而满足客户需求并超越竞争对手。

   5、让大量的BattleMage和PVC GPU无摩擦地提供给全球开源开发人员。

   销售大量的Battlemage GPU确实是迈向目标的重要一步。虽然这些产品的利润率可能不高,但它们是打开人工智能开发者心扉的最佳途径,并且能让全球数百万的游戏玩家感到满意。 这种策略不仅展现了公司在硬件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也彰显了其对软件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通过大规模推广高性能的Battlemage GPU,企业不仅能够吸引那些寻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还能够为人工智能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这样的举措无疑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多元化的数字生态系统。

   Battlemage是迭代优势的一个很好的示例。自2022年Alchemist以来,软件的健壮性和性能有了显著提升。若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迭代并推出Celestial,他们将有望成为行业领导者。确保所有PVC库存(包括Argonne Exascale中的库存)对GitHub开发者开放,消除“云摩擦”。这应实现从全球任意PC或Mac一键连接至云GPU。Intel GPU与PyTorch/Triton AI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兼容性最佳(在其他Intel选项中)。此举措将极大助力于2027年领导系统发布时,Intel能在首发日提供更多软件支持。

电脑硬件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