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新闻 > 业界
发布日期:2024-12-16 18:05:29

青岛打造全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每小时生产 20 立方米绿色氢 energizes the hydrogen industry

青岛引领绿色氢新潮流!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助力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智慧科技

   12月16日的报道显示,根据央视新闻的最新消息,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用于海水制氢的工厂化科研项目在青岛成功建成。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仅为沿海地区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生产绿色氢能探索出了可行路径,同时也为高含盐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从报道获悉,该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相结合的模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实现了海水直接电解制取绿氢的技术突破。所生产的氢气被接入青岛炼化管网系统,用于掺入炼化生产过程或供应给氢能车辆加注。项目攻克了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及海水循环系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发展规划高级专家梁峰表示,所谓工厂化是指该项目与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其原料供应和产品输出均与工厂内部的管网系统紧密相连。该项目每小时可生产20立方米绿氢,这是我国首次直接在石化园区实施,并实现产品回收应用于工业过程的百千瓦级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 这项创新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而且展示了将新能源技术与传统石化产业结合的巨大潜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此外,这种工厂化模式的成功实施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有望在未来推广到更多类似的项目中,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

   相比于传统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其高度依赖稀缺的清洁淡水资源,从而限制了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而采用海水制氢则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海水中大约3%的盐含量以及杂质中的氯离子会对电解设备的电极造成腐蚀,阳离子的沉积也可能堵塞设备的孔道,这不仅会降低电解效率,甚至还会损坏设备,因此对设备设计和技术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T新闻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