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 vs 外来客:2024智能座舱芯片赛道谁能一战封神?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的搭载率继续稳步提升,上半年已突破70%,而到了年底这一数字上升至73.4%。业内普遍预测,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跨越80%的重要关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智能座舱市场不仅在普及率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功能和服务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与高阶化的趋势。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智能座舱已经成为衡量一辆新车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车企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比如多模态交互、情感识别以及车载娱乐生态等,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变化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应用落地,智能座舱或将引领整个汽车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驾乘体验。
其中,多元化趋势在座舱计算平台领域呈现出“两端分化、中间升级”的特点。2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型以及35万元以上的传统豪华品牌车型依然以分布式架构为主,而20万至35万元价位的中端车型正成为域控升级的热门选择,并逐渐向2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型扩展。
另外,智能座舱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大屏化趋势。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英寸以上中控大屏的搭载率已经高达87.9%,而10英寸以上的液晶仪表屏搭载率也超过了50%,具体数值为53.4%。大屏化成为车企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体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推动了更多功能的升级,这要求企业不断对座舱计算平台进行优化与提升。
2024年,根据搭载10英寸及以上座舱平台的份额排名显示,高通在全市场的地位已跃升至首位,并成为域控升级的核心平台。相比之下,恩智浦、TI、英特尔等传统厂商因以存量项目为主,其市场份额正逐年减少。值得一提的是,芯驰科技、华为等本土厂商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
数据来看,2024年车企选用本土方案占比已提升至7.4%,较2023年(同期为2.5%)提升了3倍之多。
其中,芯驰已成为本土市场占有率最高、搭载车型数量最多的智能座舱芯片供应商。依托在仪表盘、信息娱乐系统(IVI)、座舱域控制器以及舱泊一体化等座舱相关应用场景的全方位布局,芯驰逐渐成为众多国内汽车制造商首选的座舱芯片合作伙伴。预计到2024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3.57%。目前,芯驰的产品已在上汽、奇瑞、长安、一汽、广汽、北汽、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车企的50余款主力车型中实现量产。
芯驰科技在智能座舱芯片之外,其高性能车规MCU与中央网关芯片的全年出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带动整体芯片出货量成功突破700万片,广泛应用于超过100款主流车型。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芯驰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体现了其产品在应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看来,芯驰的成功并非偶然。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汽车芯片的需求日益旺盛。芯驰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广泛应用,充分说明其在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以及客户支持方面的综合实力。未来,希望芯驰能继续深耕核心技术,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多高性价比、高性能的产品,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未来,随着智能座舱向更高阶化发展,舱泊一体、舱驾一体以及AI座舱正逐渐成为整车企业的新需求方向。中国智能座舱供应链体系正在经历重塑,座舱SoC芯片市场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