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高管大洗牌:揭秘乐道总裁艾铁成卸任背后的真相与未来布局
难抵压力,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还是“下课了”。
4月2日上午,艾铁成在乐道App上发布文章,正式宣布辞去乐道汽车总裁以及蔚来高级副总裁的职务。这一消息无疑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作为两家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离开势必会对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个人角度来看,艾铁成的辞职可能与他在职业规划上的调整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他在当前岗位上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希望寻求新的挑战和机遇。无论如何,他的职业生涯始终充满了探索和突破的精神,这值得我们敬佩。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希望艾铁成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能够继续发光发热,同时也期待乐道汽车和蔚来能够顺利度过管理层变动带来的挑战,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艾铁成表示,近期,乐道L60这款极具竞争力的车型未能实现与其产品实力相符的销量表现。在营销策略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作为团队负责人,我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多个方面的短板,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艾铁成在乐道app中发布的离职推文
今年3月初,近日,虎嗅汽车曾报道,艾铁成在面对外界关于“下课”的质疑时,坚定表态:“不会低头认输,也不会半途而废。”然而,仅仅二十天后,这一立场似乎发生了变化。乐道与蔚来相继宣布了重要的人事调整:艾铁成正式离职,而沈斐接替其职位。 这一人事变动无疑引发了不少关注和猜测。从表面来看,这是一次普通的管理层更替,但结合背景来看,却透露出更多深层次的信息。艾铁成的坚持与最终离开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促使了这样的结果?或许,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是企业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无论如何,这种迅速的调整显示了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任何决策都需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对于艾铁成而言,这次经历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而对于蔚来来说,新的任命是否能带来更好的发展,还有待时间验证。无论如何,这场变动背后的故事值得持续关注。
蔚来正全力冲刺盈利目标,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而其第二品牌“乐道”的市场表现将成为关键因素。 蔚来近年来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布局卓有成效,但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盈利压力也逐渐显现。实现全年盈利不仅是对企业运营效率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重要信号传递。从目前来看,“乐道”作为蔚来切入大众化市场的全新尝试,肩负着提升销量规模与优化成本结构的双重使命。这一战略调整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蔚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的大背景下,车企需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蔚来若能借助“乐道”实现销量突破,无疑将为其他新势力品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总体而言,蔚来此时提出盈利目标展现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暴露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现实挑战。如何平衡好高端定位与规模化扩张之间的关系,将是蔚来未来几个月内必须解决的核心课题。
这场战役,蔚来和乐道都输不起。
沈斐上任,但真正掌舵者是李斌
蔚来发布的公告显示,沈斐被任命为乐道汽车总裁,负责全面管理乐道的销售业务以及区域公司的运营工作,并向公司总裁秦力洪汇报。此外,乐道用户运营及服务负责人夏庆华以及全国区域公司总经理,都将向沈斐汇报工作。
乐道的核心产品与营销业务由李斌和秦力洪负责,这表明乐道正式融入了蔚来的管理体系。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蔚来对乐道资源整合的决心,也预示着双方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在我看来,这种管理上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两家企业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也为乐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施展拳脚,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乐道产品体验管理部(APE)、乐道项目管理部(APM)、乐道设计部(ADE)、乐道整车工程部(AVE)、乐道数字架构定义和集成部(ADA)、乐道供应链发展部(ASC)、乐道质量部(AQS)向公司CEO李斌汇报。
乐道的战略与项目管理部(STR)、车型营销策略部(OVS)、用户关系部(AUR)以及品牌与传播部(OBC),这些核心部门均直接向公司总裁秦力洪汇报工作。在我看来,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体现了乐道对效率的高度追求,也彰显了各部门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这样的汇报机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高效应对挑战。同时,这也表明乐道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更注重从战略到执行的全面协同,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乐道与蔚来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增强。组织效率提升是蔚来近期改革的核心方向之一。尽管蔚来、乐道以及萤火虫之间已存在一定技术与资源的共享,但各团队独立作战的情况较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
蔚来要开始过紧日子,旗下品牌也需要做转变。二月底,蔚来已经将乐道和蔚来品牌的交付渠道合并,打通复用团队人力和渠道资源。
接下来,近日,蔚来宣布了一项人事调整决定:沈斐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乐道销售业务,不再担任蔚来能源(NIO Power)的负责人,不过他将继续指导道路服务中心的相关事务,齐海军仍将向其汇报工作。而蔚来能源的整体管理工作将由曲玉接手,曲玉同时被任命为蔚来能源的新负责人,并直接向公司CEO李斌汇报。 这项调整表明,蔚来正在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求。沈斐在蔚来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调整或许意味着他将在新的岗位上探索更多可能性。与此同时,曲玉接棒蔚来能源,也显示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与重视。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蔚来能源能够继续保持创新步伐,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加电服务体验。这也反映了蔚来在战略调整上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值得期待其后续发展成果。
沈斐在2015年加入蔚来,从此便专注于能源业务的发展,他从无到有地构建了蔚来的充换电网络。然而,这一过程中他并未涉足整车销售领域。如今,当他从能源业务转向汽车销售管理岗位时,无疑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与起点。 在我看来,沈斐的经历展示了一个人如何通过专注和努力,在一个行业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从零开始建立充换电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创新思维,还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深刻的理解。而这次跨领域的转型,则更像是一场自我突破的冒险。对于任何一位管理者来说,从熟悉的领域跳转到完全不同的角色中,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适应能力。沈斐的选择表明了他对自身潜力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行业,持续学习与勇于尝试新事物都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蔚来似乎有意将换电业务与车辆销售深度绑定,试图通过换电站的布局为产品销售注入更强的动力。据我近期与蔚来高管的两次沟通了解到,他们认为换电站不仅能提升品牌影响力,还能直接带动销量增长。特别是在设有换电站的区域,对应的线下门店销售额往往会出现显著改善。 在我看来,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蔚来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尝试。换电模式本身已经解决了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而通过进一步强化换电站的布局,蔚来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生态闭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关注并选择蔚来的产品。长远来看,这样的举措无疑会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蔚来计划今年实现换电县县通,而三四线城市是乐道的主场,沈斐上任更有利于统合换电站和乐道门店的协同。
乐道尚存挑战,蔚来赌不起
乐道重新由李斌和秦力洪掌舵,但第二品牌乐道突围的挑战依旧存在。
截至3月底,乐道已经铺设450家门店。销能的建设初步完成,但乐道的销售并未迎来同步上涨,今年前三个月,乐道分别交付5912辆、4049辆、4820辆——销量不及预期目标也是导致艾铁成下课的直接原因。
此前,艾铁成在接受虎嗅汽车采访时指出,今年销量难以实现增长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品牌关注度不足。“很多消费者对我们还比较陌生,品牌的知名度不够高,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自然也就不会考虑购买我们的产品。”艾铁成坦言。
春节期间以来,乐道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品牌知名度,然而从三月份的交付数据来看,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这给乐道后续的战略布局带来了持续影响。
乐道汽车计划于今年发布两款全新车型。其中一款为全尺寸三排座旗舰级SUV乐道L90,预计将在上海车展首次展出,并计划于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另一款则是大五座SUV乐道L80,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今年是蔚来三大品牌齐发力的一年,但上量的重担依旧压在乐道身上。
蔚来品牌除了2025款蔚来 “5566” 车型(ET5、ET5T和ES6、EC6),新车型是75万的 ET9 和第四季度上市的新车型,增量相对有限。第三品牌萤火虫首款新车将在 4 月上市,但其外观设计已经备受争议,且精品小车在国内市场并不是很吃香。
李斌认为,随着9款全新车型的陆续推出,蔚来有望在销量上实现进一步突破。此前蔚来设定的目标是全年销量翻倍,即从2022年的22万辆提升至2023年的44万辆。这一目标在当时看来充满挑战,但如今站在2025年回望,蔚来的表现确实印证了其战略的有效性。 在我看来,蔚来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线的丰富,更在于它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服务优化,蔚来都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这种长期主义的坚持,让品牌能够抵御短期市场波动,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蔚来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取决于其是否能持续把握行业脉搏,并及时调整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希望蔚来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更多活力。
乐道L60的市场表现已显疲态,而即将到来的乐道L90将成为品牌能否扭转局势的关键。这两款车型均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区间,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在我看来,乐道L60的失利并非偶然,这反映出品牌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上的不足。面对愈发挑剔的消费者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乐道L90必须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力才能脱颖而出。同时,这也提醒汽车制造商,只有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产品体验,才能在深水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否则,即便是知名品牌也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L60将直面新款Model Y、极氪7x以及小米YU7的竞争压力,而乐道L90则需与问界M8、理想i8等车型同台较量,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今年蔚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确保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这是李斌对外立下的目标,也是蔚来必须达成的关键任务,任何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2025年04月
预期和现实的错位
自品牌发布以来,乐道进入市场尚不足10个月;而从乐道L60开始交付算起,其正式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也未达6个月。这一过程中,艾铁成与乐道共同经历了完整的市场竞争周期。
2024年5月15日,李斌与艾铁成共同发布了乐道品牌的全新力作——乐道L60。这一事件距离现在不过短短十个月,却已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在我看来,这次发布会不仅标志着乐道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深耕,更展现了其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独特思考。 乐道L60作为一款备受期待的新品,其背后凝聚了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理念。从设计理念到实际应用,这款车都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乐道能够迅速推出这样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疑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此次发布会还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升级,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而乐道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新车型,则是对行业趋势的一次精准把握。 总之,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布局来看,乐道品牌的表现都值得肯定。未来,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初心,在探索未知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作为蔚来旗下的第二个品牌,乐道在亮相时显得格外耀眼,其初期“订单量激增”的表现也为蔚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高调的开局令人瞩目。然而,由于交付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这一势头未能持续下去,随后还暴露出一系列内部管理问题,比如强制销售车辆事件以及涉及二手车的相关争议。
时任乐道的总裁的艾铁成固然是第一责任人,其在营销上一些操作也曾让乐道品牌一度陷入舆论危机,例如“第三个月开始交付过万”、“今年3月交付过两万”等flag,拉高了市场预期。
当市场预期与每月交付数千辆的实际情况出现巨大偏差时,这一落差让新品牌乐道的品牌发展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对后续销量产生了负面影响,逐渐深陷困境。
撇开预期影响来看,乐道L60的销量表现并不算特别逊色。在20万以上的纯电SUV市场中,目前只有Model Y持续保持较高的销量水平,而像智界R7、极氪7X等车型的月销量也多在数千辆左右。
乐道未能抓住前期的海量流量机遇,同时也错失了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时间窗口。
乐道的低迷态势已经开始对蔚来的业绩表现造成影响。在蔚来进行战略调整的过程中,李斌不再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而艾铁成也成为蔚来少数公开离职的副总裁级别高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