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吊装完成,275.1吨巨无霸创国内核电建设新纪录
7月14日,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穹顶顺利完成吊装,准确就位在反应堆厂房顶部。这标志着该机组反应堆厂房建设工作正式完成,项目施工阶段由土建施工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作为反应堆厂房的重要安全屏障,穹顶在保障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陆丰核电6号机组的穹顶采用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角钢龙骨、栓钉及内部构件构成,直径为45米,总重量达275.1吨。该穹顶在钢结构集约化基地完成预制,随后分块运输至现场进行整体拼装。
在穹顶拼装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充分借鉴行业经验,采用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管理、穹顶拼装胎架支撑系统、激光智能跟踪高效MAG自动焊等技术优化穹顶拼装施工工艺,运用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处理技术,开发焊接管理数字化云平台,实现MAG焊接射线检测合格率达100%。
因穹顶体积庞大且重量沉重,在吊装过程中需克服因应力产生的变形以及风力带来的偏摆问题,同时在约60米的高空,将穹顶与钢制安全壳筒体进行精准对接,其精度偏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 这一工程难度极高,不仅考验着施工技术的精细度,也反映出我国在大型核电项目建设中的技术水平和工程管理能力。如此高精度的要求,体现了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
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穹顶吊装项目负责人张微啸表示,团队通过全过程模拟推演,准确预判了吊装过程中的难点,综合采用了三维激光仿真与实景复原技术、有限元分析以及气象实时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确保穹顶一次性成功吊装到位。
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目前已核准4台。其中,5号机组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主设备已完成就位,主管道焊接工作也已顺利完成;1号机组于2025年2月24日正式启动主体工程,标志着该项目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目前,2号机组正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发展角度看,陆丰核电项目的稳步推进体现了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随着多台机组逐步进入建设与安装阶段,不仅有助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也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项目在技术实施和安全管理上的稳步推进,也反映出我国核电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