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风云变幻,投资者需谨慎应对
2月14日晚,黄金价格在逼近3000美元/盎司的关键点位时突然大幅下挫,COMEX黄金最终收跌1.76%。这一突如其来的行情变化不仅让市场参与者措手不及,也再次凸显了黄金市场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时期通常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但此次价格的骤降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形势的重新评估,以及短期内市场情绪的快速转变。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关注长期趋势,还需要时刻警惕市场中的短期波动风险。
这一下跌发生在美国商务部公布1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0.9%的消息之后——这是自2023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按理说,这一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在放缓,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增加,这对黄金通常是利好的。然而,黄金价格却逆势下跌,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复杂性。
这并非黄金首次违背传统市场逻辑。
就在两天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美国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年率为3%,创下2024年6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超出市场预期的2.9%;1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CPI月率录得0.5%,高于预期的0.3%,前值为0.4%。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美国1月通胀已经全面升温,且就在数据公布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暗示不急于再次降息。交易员的降息预期也因此迅速下调——从原本预期的9月推迟到12月,甚至有分析认为,2025年美联储降息幅度可能低于市场预期的两次。
在降息预期突然减弱的背景下,市场情绪迅速下滑,美股三大期指纷纷下挫。然而,黄金价格在经历短暂调整后快速回升,似乎并未受到此利空消息的影响,呈现出与市场主流预期不符的独立行情。
那么,为何黄金能够展现出这种独特的定价走势?这波高位回调是否预示着黄金上涨趋势的终结?
情绪主导的极端涨跌
黄金具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三大特性,其中实际利率是影响其金融属性的关键指标。根据历史数据,黄金价格与美国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
目前黄金市场的表现并未完全依照传统的定价机制,而是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这并不表示传统的定价框架已经完全失灵,而是在短期内,金价的波动更多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由于这种情绪的推动,黄金价格自2025年以来的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这种市场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担忧正在加剧。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不确定性增加时往往会受到追捧。预计短期内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除非有明确的信号表明全球经济环境有所改善。长期来看,还需关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金价产生重要影响。
截至2月10日收盘,COMEX黄金年内上涨了11%。原本我们认为,2025年金价上涨的幅度会比2024年温和,尤其是在上半年。
除了我们预测中的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外,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还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的迅速崛起,这对美股的预期造成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科技股泡沫的风险。这不仅削弱了美股的配置价值和避险能力,也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从而导致美元指数有所回落。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于黄金的兴趣明显增加,反映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的风险偏好发生了变化。DeepSeek的突然崛起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寻求更为安全的投资渠道,而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自然成为了首选。这也显示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有效抵御风险的投资工具。
其次是来自市场对特朗普加征贵金属关税的担忧。
近两个月来,近期,由于交易商试图规避潜在的关税风险,并利用COMEX黄金与伦敦现货黄金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大量的伦敦黄金被转移至纽约。这一举动导致COMEX黄金库存迅速增加,从500吨激增至1000吨。与此同时,伦敦现货市场的黄金流动性变得紧张,市场上的避险情绪再度高涨,甚至出现了一种“软逼仓”的现象。 这种市场动态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全球金融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传统避险资产的需求。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工具,在市场波动加剧时往往会吸引更多的关注。COMEX黄金库存的快速增加表明,交易商正在积极调整其持仓以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也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复杂多变的现状。此外,伦敦现货市场黄金流动性的紧张状况,进一步凸显了不同市场间存在的联动效应及其对整体市场的影响。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逻辑是再通胀预期也有所反弹。因为稀缺而又不受单一货币影响,黄金成为了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4日,特朗普宣布恢复“最大压力”政策,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阻断其核武获取渠道,这可能加剧石油供应紧张并推高油价,从而提升全球通胀预期。此外,他还宣布自2月10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加征25%的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全球通胀压力的预期。
在黄金持续上涨的趋势中,市场上几乎听不到看空的声音。2月8日的调查显示,华尔街89%的分析师依然看涨,仅有11%的分析师维持中立立场。
当我们观察到市场上普遍的看涨预期时,实际上是在感受到潜在的风险正在逼近。我们曾在多个场合提醒过,当市场预期过于一致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反而可能成为一个引发价格回调的导火索。 这种一致性的乐观情绪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忽视潜在的负面因素,从而使得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当市场情绪达到某种极端一致性时,投资者需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市场转折点的前兆。在投资决策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审慎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持续的乐观情绪很容易吸引众多投资者跟随买入,从而导致市场超买和短期内价格溢价。正如“物极必反”所揭示的道理,金价最终会回归到更为理性的水平。这种调整虽然可能带来短期波动,但也是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部分,有助于避免过度投机行为,维持市场的长期稳定。 这样的市场动态显示出投资者情绪对贵金属价格的影响显著,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在参与市场时,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杀跌,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密切监控市场动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过度投机,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所以说,金价的回调整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情绪化波动往往会导致市场经历剧烈起伏。
红色警戒尚未解除
情绪的平复暂时遏制了黄金的上涨势头,但这可能仅是初期的调整阶段,因为黄金的基本风险尚未完全释放,金价预计还将经历一段调整期。
一方面,金价已经部分反映了特朗普政策反复多变的影响,目前关税政策的作用也在逐渐减小,新推出的“对等关税”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的紧张情绪。若关税形势逐步清晰,避险情绪将会逐渐消退,这无疑会对金价的上涨构成一定压力。
另一方面,历史上多次出现黄金因实物短缺导致价格飙升,随后出现一定程度回调的情况。这种现象在金融市场上屡见不鲜,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巨大影响。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往往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导致短期内需求激增。然而,价格的剧烈波动也提醒我们市场的脆弱性以及过度依赖单一资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合理分散投资组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调和其他潜在风险。
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伦敦黄金市场一度面临实物黄金短缺。当时,投资者和交易商争相购买实物黄金,推动金价短期内一度摸到了每盎司1000美元的大关,随着金融市场逐渐恢复,金价快速回落至约700美元/盎司。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供应链中断导致黄金运输受阻,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伦敦黄金价格在2020年8月一度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然而,随着供应链逐步恢复以及各国政府相继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市场避险情绪有所缓解,金价在2021年4月回落至约1700美元/盎司。 这一现象表明,尽管短期内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政策调控能力仍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角色在危机时刻依然显著,但其价格波动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变化。
这些案例表明,黄金价格在短期内受供需失衡和避险情绪驱动可能急剧上涨,但随着市场逐渐恢复正常,金价往往会经历一定幅度的回调。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今年金价的涨幅过于快速,会吸引大量短期投资者进入市场。这些投资者在获利丰厚时会锁定收益,以此引发技术性回调。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在2011年黄金价格飙升至接近1900美元/盎司时,虽然短期内金价上涨迅速,但由于高位获利回吐和市场情绪转变,金价随后开始回落。
可以说,当前金价非常敏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金价跳水的导火索——无论是地缘冲突的缓解,还是特朗普出台的一些令人安心的政策……
如今,市场上也有与我们相似的看空声音。
世界黄金协会的高级市场策略师约翰·里德(John Reade)指出,由于大量黄金涌入纽约市场,COMEX期货价格与伦敦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迅速缩小。他预计,伦敦黄金市场的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逐渐改善。
MKSPAMPSA金属策略主管尼基·希尔斯(NickyShiels)表示,尽管市场存在突破至3,200美元的可能性,但她仍然维持2025年黄金均价2,750美元/盎司的预测,目前没有上调的打算。若需调整,可能会选择下调这一预期。
一直以来,高盛一直是黄金的坚定支持者,但最近却罕见地对短期金价发出预警。高盛表示,若关税的不确定性得以缓解,并且市场持仓逐渐恢复正常,预计金价可能会出现一次战术性的回调,甚至可能从目前的价位回落至2650美元。 这一警告反映了金融市场中的复杂情绪变化。尽管高盛通常被视为金融市场的风向标,其对黄金的态度转变无疑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这不仅显示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还表明了市场对于贸易政策调整的敏感度。此次预警提醒投资者应更加谨慎地评估市场动态,特别是在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
因此,当前阶段可能还不是最佳的买入时机。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可能出现的回调机会,这样可能会提供一个更为理性的入场点。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黄金的长期走势持乐观态度。 这一观点强调了在投资决策时应保持谨慎,并提醒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寻找最佳买入点的重要性。同时,这也表明了对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的长期信心,认为其在未来仍具有良好的增值潜力。
谁能阻碍黄金上涨?
黄金的上涨,本质上是在对抗法币的不信任。
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以美元为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一直在支撑全球经济。而黄金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任何政府,一直被看作是可靠的避险资产。因此,在本币(除美元外)贬值时,人们通常会通过持有美元或黄金来抵御通货膨胀。
随着市场上美元供给量大幅增加,美元的购买力相应下降,此时人们对美元价值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黄金等“硬通货”便成为保值的优选。
过去15年里,美联储的资产规模从2008年的0.9万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8.9万亿美元,这种无锚货币发行机制使得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自1971年以来已经贬值了98%。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美联储在短短几个月内资产负债表激增了3万亿美元,这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
当美元的边际效用显著降低时,黄金的货币属性逐渐显现。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达到创纪录的4974吨,其中各国央行购买总量为1045吨,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72%下降至2023年的58%。
准确地说,黄金的上涨是对美元信用下降的反馈。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全球出现新的主导货币,并且这个货币具备足够的信用,市场是否会选择它来取代美元作为储备资产,而非黄金?这时候,黄金的需求会面临何种挑战?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极低。
在《美元的黄昏》文章中,我们探讨了美元可能的弱化趋势,但也指出,即使某些货币(如人民币)具备一定的全球影响力,能否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仍然存在重大障碍。以人民币为例:
一是人民币目前仍然受到资本管制。资本管制使得外资进入和退出中国市场受到一定限制,削弱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灵活性;二是它面临着与特里芬难题相似的挑战,尤其是在如何平衡国内经济政策与全球需求之间的矛盾。
如果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中国确实需要确保充足的人民币供给以满足全球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或许需扩大贸易赤字或增加外债,或者通过提升国内投资和消费来达到目的。然而,这些措施可能会导致国内经济失衡。例如,增加进口或减少出口会导致贸易逆差扩大,而过度依赖外债则会增加金融风险。此外,若国内消费和投资过热,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必须谨慎平衡国内外需求,避免潜在的经济风险。 这样的调整不仅需要政策上的精细操作,还需要国际环境的支持与配合。
基于上述逻辑,唯有美元信用复苏才能真正对黄金构成威胁。而美元信用复苏的前提是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使美国重振雄风。
那么,在这种情景下,特别是在DeepSeek等技术突破的影响下,市场已经开始重新评估美国资产的价值。目前看来,美元信用的恢复并非易事。长远来看,黄金几乎仍是无可争议的避险资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全球金融市场对传统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担忧。DeepSeek等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得投资者更加重视实物资产的安全性。尽管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依然重要,但其信用度的下降趋势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黄金可能会继续受到市场的青睐,成为抵御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
美元信用危机,特朗普也在担忧。
近期,大量黄金和白银涌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仓库,这引发了市场猜测:特朗普政府是否有可能重新评估其黄金储备的价值?
若该计划得以实施,可能会通过修订官方计价标准,将黄金储备的账面价值从1973年确定的每盎司42.22美元上调至目前的市场价格(约3000美元/盎司)。此举有望为美国财政部一次性增加约7500亿美元的账面资产,从而缓解财政压力。截至2025年2月,美国的财政赤字率接近7%,未偿还公共债务总额已超过36.2万亿美元。
特朗普考虑重新评估黄金储备的这一猜测,不仅向市场发出了“财政困境”的信号,也暴露了他对美元地位的担忧。这一举动可能意味着他对于当前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对金融市场的控制力。不过,这样的措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观察。毕竟,黄金储备的重估涉及复杂的经济和政治考量,其结果也可能引发国际市场的波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国赤字率高企不下,债务越堆越高的背景下,美元的“硬度”正在被削弱,而黄金作为一个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的资产,正逐渐成为我们的“安全网”。
尽管这一趋势更多是长期性的,我们在短期维度上仍对黄金持谨慎态度。(注:文章发布于2月16日,当天COMEX黄金收跌1.76%,17日有所反弹,COMEX黄金再次站上了2900美元/盎司) 黄金市场近期的表现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虽然从长期角度来看,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仍然具有吸引力,但在短期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可能继续对金价产生负面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短期波动,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