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市值反超百度,版权生态开启增长狂飙模式
7月7日消息,继6月12日下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宣布收购喜马拉雅两天后,该公司港股盘中市值一度超过百度的市值。 此次市值变化反映出市场对腾讯音乐在内容生态和战略布局上的认可,尤其是在音频领域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收购喜马拉雅无疑增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一事件也显示出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不断演变,传统巨头与新兴平台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
6月30日,纳斯达克收盘数据显示,腾讯音乐总市值达到301.88亿美元,首次超过百度的294亿美元,显示出市场对其发展潜力的认可。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腾讯音乐的超越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反映了其在音乐流媒体领域的持续增长和行业地位的提升。这一变化也反映出投资者对内容平台和用户黏性更强的企业更加青睐。随着在线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具备优质内容和稳定用户基础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有媒体认为,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改写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排名,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娱乐内容与AI技术两种商业模式的重新评估——当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市盈率(32倍)达到搜索巨头(8倍)的4倍时,行业的风向已悄然发生变化。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似乎更倾向于支持那些能够持续创造用户粘性与内容价值的企业。音乐流媒体平台的高市盈率,或许意味着市场对其长期增长潜力和内容生态构建能力的认可。而传统搜索企业虽然仍具备稳定的盈利模式,但在新兴技术与用户需求变化的冲击下,其估值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的偏好转变,也预示着未来互联网行业竞争格局可能进一步向内容驱动型方向倾斜。
据了解,腾讯音乐的付费用户规模达到1.229亿,ARPPU(每用户平均收入)提升至11.4元,SuperVIP会员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6.6%。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平台在会员服务和用户付费意愿上的持续增长,显示出其在音乐流媒体市场的竞争力正在稳步增强。随着内容生态的不断完善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未来付费用户的规模和收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百度虽手握1.4亿单自动驾驶订单和6亿次日调用量的文心大模型,却因“技术投入-商业化回报”周期过长,市盈率仅为腾讯音乐的四分之一。
对此,高盛分析师表示:“投资者正在为确定性支付溢价,腾讯音乐的‘版权-付费-分红’闭环已经得到验证,而百度的AI故事仍需更多实际案例来支撑。” 从当前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商业模式清晰、盈利路径明确的企业。腾讯音乐在内容版权、用户付费和收益分成之间的闭环模式已被证明有效,这为其带来了稳定的增长预期。相比之下,尽管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大,但其技术成果尚未形成广泛可复制的商业场景,因此市场对其前景仍持观望态度。这种差异反映出投资者对“确定性”的偏好,也说明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实际应用的落地与反馈。
另外,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垂直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值已超越昔日的传统搜索巨头,这标志着互联网流量格局正在发生深层次的调整,也反映出互联网投资逻辑正经历范式转变。
资料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立于2016年,2018年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数字音乐平台。
早期借助腾讯生态的流量优势,通过整合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形成了“版权与社交娱乐”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2021年,公司提出“内容与平台一体化,双轮驱动”的战略,战略重点转向在线音乐服务,逐步减少对直播打赏等社交娱乐收入的依赖。
时间来到2024-2025年: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腾讯音乐付费用户突破1.2亿,在线音乐收入占比近80%,完成从“流量平台”到“内容服务商”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