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加速智能驾驶:驶向50亿美元营收的未来之路
1月12日消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车企正在奋起直追,这给英伟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自出面,积极寻求与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供应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中国不仅在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智能网联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在这种背景下,英伟达CEO的亲自介入显得尤为重要,显示出这家公司在战略上对新兴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 黄仁勋的举动表明,面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革,英伟达愿意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加强合作来巩固其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的地位。这也预示着未来智能驾驶领域或将迎来更多跨行业、跨国界的深度合作。
在刚刚结束的CES2025展会上,英伟达宣布与全球销量领先的车企丰田达成新的合作。双方透露,丰田计划利用NVIDIA DRIVE AGX Orin平台来开发下一代汽车,并运行经过安全认证的NVIDIA Drive OS操作系统。 这一合作无疑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英伟达在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与丰田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相结合,必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更上一层楼。预计搭载这一系统的车辆将在安全性与智能化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会提升驾驶体验,也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
此外,黄仁勋还展示了英伟达庞大的“汽车企业朋友圈”,其中包括国内车企如比亚迪、极氪、小米、理想等,以及国外车企如奔驰、特斯拉,还有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汽车供应商大陆集团等。这些合作伙伴共同构成了英伟达在汽车领域的强大生态。
早在2015年,英伟达就推出了专门针对智能驾驶的计算平台NVIDIA DRIVE。之后,英伟达持续升级DRIVE平台,大约每两年推出一款适用于汽车的系统级芯片(SoC)。
目前,英伟达的Orin芯片已成为少数能够稳定支持L2+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所需算力的芯片产品之一,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然而,英伟达并未停止其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步伐。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的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的性能相比Orin提升了超过60倍。据悉,Thor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动驾驶芯片范畴,它被设计为专用于汽车的中央计算架构。 这种跨越式的性能提升不仅体现了英伟达在硬件研发上的强大实力,也预示着自动驾驶技术正向着更加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Thor芯片的推出,或将引领整个行业重新审视车载计算平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路线。
黄仁勋强调,英伟达依然是唯一一家能够为汽车行业提供全面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基于Thor芯片的自动驾驶平台NVIDIA DRIVE AGX Hyperion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英伟达在近期的财务会议上宣布,到2026财年,其汽车业务的营收目标定为50亿美元。这一目标与当前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2024财年英伟达的汽车业务收入为11亿美元,而2025财年的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也仅为11.24亿美元。 这表明英伟达对汽车行业的未来抱有极高的期望,并且正在积极布局以实现这一目标。从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要达到5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英伟达需要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实现显著的增长。这可能意味着英伟达将加大在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以及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同时也将面临来自其他科技巨头和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英伟达能否成功实现这一目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从英伟达2024财年总收入221亿美元来看,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仅为5%左右。因此,黄仁勋为2026财年设定的50亿美元收入目标,对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