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驾驶新风尚:小鹏自动驾驶引领全新体验
1月14日消息,近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部门的李力耘在洛杉矶试用了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V13.2版本,并分享了他的使用感受。他表示,特斯拉的FSD系统在实际驾驶中的表现相当出色,尤其是在识别复杂交通情况和自动变道方面,明显比上一版本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也提到,尽管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取得了进展,但与小鹏汽车自家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相比,两者在用户体验和功能细节上仍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李力耘认为特斯拉的FSD V13.2版本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巨大潜力,但也提示我们这一领域的竞争依然激烈,各家企业都在努力寻求突破。 从这些反馈可以看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成熟,各大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这不仅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李力耘表示,在洛杉矶进行的测试期间,恰好遭遇了山火和交通管制,导致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数量显著减少,这使得FSD系统未能充分展示其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即便如此,FSD系统在整体的安全性、效率和驾驶舒适度方面的表现仍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测试虽然没有完全覆盖所有可能的驾驶情景,但已经足以看出FSD系统的潜力。它在相对简单的路况下能够展现出良好的性能,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过,未来的测试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在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城市交通环境中提升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这样的测试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本身,也能增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
李力耘还称,FSD 在处理中国特有的“调头”和“环岛”等场景时,会选择绕行规避,而在面对中国常见的“三蹦子”(三轮车)时,FSD 则表现出犹豫,需要人工干预才能完成绕行。
注意到,李力耘表示,中美两国的道路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美国的道路布局规整,车流量相对较小,而中国则拥有更为复杂的交通环境,其中包括超过3亿辆的电动自行车。因此,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国家的应用策略也有所不同。特斯拉的FSD在美国使用时表现得更为大胆,特别是在“急行模式”下,其驾驶方式更为激进。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更侧重于复杂博弈场景的训练,其驾驶风格更加积极,更适合应对中国多变的路况。
根据小鹏汽车最新发布的年度数据,其智驾用户渗透率已达到97.3%,其中P7智驾车主的城区用户渗透率更是高达99%。智驾使用率最高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和杭州,这些城市的道路状况极为复杂,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博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可以看出,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高达97.3%的智驾用户渗透率不仅表明了消费者对这一技术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强大实力。特别是在道路环境复杂的上海、广州和杭州,高达99%的P7智驾车主选择使用这一功能,这无疑是对小鹏汽车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驾驶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李力耘在试驾特斯拉FSD后,表示对其风格化的智驾管理和高效的漫游泊车功能印象深刻。他还透露,小鹏汽车的团队已经在积极研发类似的漫游泊车功能。李力耘特别指出,数据训练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小鹏汽车正致力于增强其计算能力,计划于2025年前达到每年处理亿级clips数据的能力。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显示了小鹏汽车对于提高用户体验的坚定承诺。通过不断优化智能驾驶系统,并且持续加大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投入,小鹏汽车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提升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和便捷的出行体验。同时,这也表明了企业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