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能表技术实力再获认可,实现全球第二!
1月26日的报道指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我国最近获得了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认可,新增了电能表OIML试验能力和发证资质。这意味着中国的电能表产品在通过一次测试后,即可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大大简化了国际贸易流程。 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计量技术领域的进步和实力,也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互认机制有助于减少重复检测的成本和时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计量标准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近日,中国成功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制度(OIML-CS)框架下获得电能表发证资质的国家。与此同时,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和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也新晋为OIML电能表指定实验室。 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在计量技术领域的实力与进步,更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计量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不仅是对国内科研机构和技术水平的认可,同时也为中国在国际计量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这些进展,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的计量技术和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制度,通过完善计量技术规则,加强计量实验室能力建设等措施,提高了我国计量国际互认水平,破除了受法制监管的计量仪器仪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为国产计量仪器装备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和质量标准的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积极的政策导向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扫清障碍,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获悉,我国是电能表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国家,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我国电能表出口量达到6851万台,同比增长24%,出口总额为99.3亿元,占据了全球电能表贸易量的近四分之一。
此次,我国新增了OIML电能表的发证资质和试验能力,这减少了国产电能表在出口时申请国外重复试验的成本,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为国产电能表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能表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