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中国移动射频收发芯片再创销量奇迹
2月17日消息,中国移动在2023年8月推出了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这款芯片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计它将在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一创新不仅有助于推动5G网络的普及与升级,还可能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移动在5G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与不懈努力,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5G竞争中的实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自主研发成果涌现,进一步提升我国通信行业的整体水平。
据中国移动官方今日消息,“破风8676”芯片自推出以来,销量已超过10万片,并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赞比亚、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部署,成为国内首款商用化的5G可重构射频收发芯片。
注:射频收发芯片作为连接无线电波与数字信号的桥梁,在5G网络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类芯片的研发不仅技术门槛极高,而且市场需求旺盛,被业界誉为5G基站上的“明珠”。尽管如此,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以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加大对射频收发芯片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国内通信行业的整体实力,还能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发表看法:射频收发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5G通信技术的核心组件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步伐,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共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近日的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2024年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以及中信科、京信、佳贤、锐捷、典格、佰才邦、普天、永鼎、天基、三维等13家设备厂家,极芯、创芯慧联、笛思、白盒子、比科奇、思朗、奕斯伟等7家芯片厂家,共20家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30余本“破风8676”芯片系列参考设计。 这一系列参考设计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在自主可控芯片研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展示了各方在技术创新上的协同合作,也体现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等机构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在5G乃至未来6G通信技术中的竞争力,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移动宣布,为加快“破风8676”芯片从“研发”到“应用”的进程,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针对扩展型皮基站、(双频)大功率直放站、小功率直放站、高功率一体化站、家庭站等多种设备类型展开集成攻关,解决了功率提升、双频并发、高平坦度、低成本设计等关键技术难题。目前,“破风8676”芯片已在14家厂商的30多款设备中成功集成,超过20款设备已具备商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