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慧引领下的科技创新之路
2月19日的消息,前宝钢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郭朝晖近日公开表示,华为和大疆都没有院士,但这两家公司都非常成功。
在郭朝晖看来,人们应该放弃一种观念,即认为自己比前人更优秀,只有自己才能进行创新。“若按这种思路前进,你很可能一生都会遭遇失败,因为前人的杰出人物数不胜数。”
“真正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因为相较于前辈,我拥有他们不曾拥有的条件,这让我能够实现创新。”
华为、大疆虽然没有一位院士,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郭朝晖看来,这是因为企业的工程实力显著提升,能够将想法迅速转化为现实。
这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直接表示:“很多院士已经年迈,不再奋战在一线岗位上,主要依靠名声和人际关系来获取资源。实际上,中间的关键环节更为重要。”
还有人表示:华为、大疆、DeepSeek等企业没有一位院士坐镇,却依然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它们善于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且在工程能力和管理能力上表现出色。此外,这些企业还敢于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走出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 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它告诉我们,在创新过程中,人才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对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高效的管理和执行能力以及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上。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实践经验和技术创新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高学历或头衔来衡量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的创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