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疲劳驾驶成过去?车辆智能导航系统自动送你回家!
近日,湖南一名男子在高速公路上启用了高阶智驾系统,由于感到疲劳,他在车上睡着了。令人惊讶的是,汽车竟然能够自主通过收费站,并顺利将其送回了家。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高度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长途驾驶或疲劳驾驶的情况下,它能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仍需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局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风险。此外,也需要加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此事曝光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毕竟目前所有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仍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法律层面上尚未达到自动驾驶的标准。因此,经过媒体的报道后,这一话题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随后,这起事件的当事人晒出了完整的下高速视频以及后续,可以看到他因为过度疲劳仍继续驾驶被罚款200元。
而从完整的视频看,当时车子按照设定好的导航自动通过了匝道,此时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男子粗重的呼吸声,显然已经入睡,车内的提示音也无法将其唤醒。
当车辆即将抵达收费站时,智能驾驶系统切换至LCC车道巡航模式,但仍准确驶入了最左侧的ETC车道。车辆在接近升降杆时减速,并最终稳稳地停了下来。
从收费显示屏显示的信息来看,总共收取了390.27元的高速公路费用。根据每公里五毛钱的收费标准计算,该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距离大约为780公里。如果在这期间驾驶员一直没有停车休息,那么他很可能已经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经过缴费后,车辆抬起栏杆继续前行,穿过狭窄的通道进入更为宽敞的道路。当时已是深夜时分,路上几乎看不到其他车辆或行人。 这样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夜晚高速公路的宁静与空旷。在深夜时分,道路的开阔感和宁静氛围更加明显,这种环境不仅为驾驶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行车条件,也反映了现代交通设施在设计上的合理性。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安全的情况下,驾驶员仍需保持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据车主交代,直到车辆驶回家中并停在车位上,他才逐渐恢复了意识。如果不是通过查看行车记录仪,他根本不清楚自己是如何下高速并回到家中。
从相关视频可以看出,这名男子通过一些小手段误导了方向盘的传感器,使得系统误认为他一直在控制方向盘,从而令驾驶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即使在他已经睡着的情况下也能启动自动驾驶功能。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智驾系统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这次没有发生事故,很大程度上只是侥幸而已。要知道,在驾驶员睡着之后,他们的意识是完全丧失的。一旦手不经意间触碰到方向盘导致智驾系统退出,那么发生事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更会牵连无辜路人,其后果将难以承受。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尽管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驾驶员依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可过度依赖技术。在使用这些辅助驾驶功能时,应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确保行车安全。此外,相关技术开发者也应不断优化系统,提高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避免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