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大刀阔斧转型:电气化预算锐减三成,电动车研发瘦身背后的突围之道
3月19日消息,马自达正式发布了全新的“精益资产战略”,这一战略旨在提升其电气化布局的适应性,同时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通过与战略伙伴的合作,马自达希望在研发环节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更多力量。 在我看来,这项新战略体现了马自达在当前汽车行业变革中的审慎态度。面对电动化的浪潮,许多传统车企都在寻求转型之道,而马自达选择以“精益”为核心,既避免了盲目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又确保了技术升级的稳步推进。这种稳健的发展策略不仅有助于企业应对短期市场波动,也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通过合作分担研发成本,马自达能够在有限预算内实现更大的创新潜力,这一点尤为值得肯定。总体而言,这是一次兼顾效率与前瞻性的明智之举。
据外媒Carscoops昨日报道,马自达对电动车的投资计划进行了调整,并推出了全新的SkyActiv-Z发动机。该发动机预计将在2027年底之前首次应用于下一代CX-5车型,并搭配混动系统。
马自达把2030年之前的发展阶段定义为“电气化的黎明”,并坚持实施“多元解决方案”的战略。依据市场的需求,该公司将同步推出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选择。
马自达宣布将电气化领域的投资从大约133亿美元削减至约100亿美元(按现行汇率约合723.03亿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得益于与长安汽车、丰田汽车、电装以及BluENexus等公司的合作。
此外,通过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制造电动车和燃油车,马自达能够大幅削减投资成本,这一比例高达85%。这种灵活的生产线将采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人工智能技术以及OTA远程升级功能,从而显著优化供应链效率。这样的策略不仅体现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智慧选择,也展现了其在面对电动化浪潮时的灵活性与前瞻性。 在我看来,这种“一鱼两吃”的方式既保留了原有生产线的价值,又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资源有限的传统车企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和OTA技术的应用,企业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未来,这种模式或许会成为更多车企平衡传统业务与新兴领域发展的典范。
马自达正依托与长安现有的合作框架,积极推进一款全新电动车的研发工作,该车型计划于2027年推出市场。这款暂未定名的新车将采用马自达独立开发的平台打造,具备兼容多种电池类型和车辆架构的灵活性。
马自达表示,通过与合作伙伴协作,公司已将电动车研发成本削减 40%,并将开发周期缩短了一半。这款新车型将在日本生产,并采用松下能源公司提供的电池,未来将在日本、欧洲和北美市场推出。
马自达正全力推进 SkyActiv-Z 动力系统。首款搭载该发动机的车型是下一代 CX-5,并将配备马自达自研的混动系统。新一代 CX-5 预计今年亮相,但搭载电气化 SkyActiv-Z 的版本要到 2027 年底才会上市。
马自达表示,这款全新发动机在燃烧效率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大幅提升了燃油经济性,还兼顾了强劲的动力表现。它严格遵循欧7、LEV4以及Tier4等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在环保与性能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这不仅体现了制造商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也彰显了他们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在我看来,这样的技术突破对于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环保且高效的选择。在未来几年内,这项技术有望成为行业标杆,并引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
SkyActiv-Z技术未来也将应用于六缸发动机,并且会融入新一代转子发动机的设计中,旨在提升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排放。此外,马自达打算通过这套全新动力系统简化其发动机系列,将现有的发动机型号数量削减超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