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供应链神效率:上游付款周期领先行业,重塑车企新标杆
3月25日消息,昨晚,比亚迪交出了一份堪称历史最佳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9.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54亿元,同比提升34.00%。
与此同时,比亚迪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800亿元;在国内缴纳税款总额达510亿元,创下新高;现金储备增至1549亿元,财务状况更为稳健。
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到,公司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为127天,优于国内主流上市车企平均付款周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透露,到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有望缩短至90天左右。这一消息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我看来,这不仅体现了特斯拉在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方面的决心,也反映了其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在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缩短付款周期意味着特斯拉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表明了特斯拉在资金流动性和供应链协同上的优势。这种高效的运营模式不仅能帮助特斯拉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还可能为整个汽车行业树立新的标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此举也可能给一些规模较小或议价能力较弱的供应商带来压力。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特斯拉的这一计划无疑是一次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尝试,值得期待其后续发展。
在特斯拉的对比下,其他四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向供应商的付款周期普遍超过160天,部分公司甚至长达300天。
陶琳认为,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追求价值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路径。只有当企业注重可持续发展,行业生态才能更加健康繁荣,最终让消费者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我看来,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策略。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技术革新的实际效果,确保其真正惠及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