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技术逆袭之路:理想汽车高管自述五年前的惊险预言与行业反转
3月29日消息,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正式举办。
在本届论坛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分论坛上,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分享了他的思考,他首先提到了五年前的一个重要时刻。 记得那是一个行业转折点,增程式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理想汽车正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这条相对小众的道路。五年过去了,回头看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质疑到认可的过程。如今,增程式电动车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更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我看来,理想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仅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趋势,还精准地找到了用户的核心痛点——续航焦虑。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理想汽车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出行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对传统燃油车的挑战,也是对未来纯电时代的补充。 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增程式电动车或许会面临更多选择。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倾听用户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力,理想汽车将继续引领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潮流。同时,也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加入进来,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毕竟,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其表示,在2020年的百人会论坛上,我曾提到“增程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力”。这一观点在过去几年中引发了广泛讨论。从当时的行业趋势来看,增程式电动车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解决了纯电动车续航焦虑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困扰。尽管近年来纯电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增程技术依然凭借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认为,增程技术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挖掘。它不仅能够满足城市日常通勤的需求,还能应对长途出行的挑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增程车型或许会在特定市场环境中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增程技术就是唯一的出路,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将是整个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他这样描述道:“在2020年,这个话题引发的质疑声远远多于支持的掌声。当时,提到这个议题时,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表现出明显的不屑。”
接着,他又继续分享称:过去几年,理想ONE从2019年年底最后一周交付开始,到2022年不到三年的整个交付周期内,交付了超过20万台;理想汽车交付量在2023年达到50万台,并2024年10月份做到100万台交付。
网上流传一句话:“质疑理想、想成为理想”。
在理想ONE之后,增程越来越被人认可,很多车企加入,不仅仅是新势力,也包括传统的自主品牌,甚至一些合资品牌也逐渐加入增程电动车市场。
自2019年起,我们的品牌就开始了产品的交付工作,而不少合作伙伴则是在2022年左右才逐步涉足这一领域。这意味着他们通常需要花费两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来布局。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轨迹,增程式汽车市场在2024年的规模已突破120万台大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我看来,尽管增程式车型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快速变化。一方面,早期入局者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新进入者也带来了更多创新思路和技术突破。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如何平衡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此外,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企业还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REEV(增程式动力汽车)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每年的增幅几乎以翻倍的形式扩张。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快速提升,也凸显了汽车行业向电气化转型的决心。 在我看来,REEV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它结合了纯电动车的环保优势与传统燃油车的续航便利性,满足了当前消费者对于出行灵活性的需求。然而,这种迅猛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电池技术的进步速度是否能够跟上市场需求。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将是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总体而言,REEV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无疑为整个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