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快讯 > 手机快讯
发布日期:2025-07-08 14:25:26

手机到手,陷阱紧随:警方曝光新型交友诈骗手法

甜蜜陷阱:交友软件成新型诈骗温床

   7月8日,央视新闻与北京市公安局曝光了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法——诈骗分子不直接提及金钱,而是先赠送一部手机。这种看似大方的行为,实则是为了吸引受害者,进而谋取更大的利益。

   本期节目的主人公——北京市民方女士便遭遇了这样的骗局。51岁的方女士某天收到了一条添加好友的请求,对方自称是她的同学,在网上偶然发现了她,想要加她为好友聊聊近况。

   他向方女士介绍,自己目前是一名现役军官,并主动发送了生活照片和军官证的影像。尽管无法确定是否是自己的同学,但方女士并不排斥与照片中这位英俊帅气的男子进行网络交流。

   这名男子表示,两人在聊天时经常出现卡顿现象,因此他打算送给方女士一部手机,以便她在手机上安装一款具有保密功能的专用聊天软件,从而与他保持联系。

   随后,方女士收到了快递送来的手机,并在该男子的远程指导下下载了专用的聊天工具。之后二人就用这部手机进行联系。

   某次聊天时,这名男子告诉方女士有个投资的机会,自己已经参与了,让她也跟着投钱,并诱导她在所谓的投资网站上绑定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侦支队现案三队的韩佑民警官表示:事主在网站上进行了几笔转账后,对方发送了一张显示盈利的收款截图。该男子称,每次网上投资理财都有次数限制和额度限制,建议事主采取线下现金交款的方式进行投资,事主随后同意了这一提议。

   后续,方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分五次前往不同地点,当面将现金交给对方安排的收款人员。加上此前通过线上方式转账的款项,她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总共投入了50万元。然而,在此之后,她再也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随即选择报警处理。

   韩佑民表示:我们通过调取监控逐帧排查,最后寻找嫌疑人在京落脚点。在确定嫌疑人的落脚点后,民警将线下取现人员抓获。

   随后,警方在福建某地再次抓获一名嫌疑人朱某。据朱某在审讯中供述,受害人方女士所收到的那部手机,是其根据境外诈骗分子的指示,通过网络购买后委托手机店寄送给方女士的。这一情节进一步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的物流环节,也反映出诈骗犯罪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分工协作模式。 从案件细节来看,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物品流转,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同时,这也提醒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对陌生信息的警惕性,避免因轻信他人而陷入骗局。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相关部门需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并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从源头上遏制诈骗活动的滋生与蔓延。

   嫌疑人朱某供述,境外诈骗团伙在与方女士交谈时所出示的警官证,是由他伪造的。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广内派出所打击办案队邸昂表示:照片其实不是真正的犯罪分子的面容,应该都是在网上找的一些看着精神的男子照片。再找一张军官证的照片,他进行照片之间的合成,再返回给境外的诈骗分子,诈骗分子再通过照片来获取这些被害人的信任。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诈骗团伙的跑腿儿人员朱某,委托正规商家向受害人寄送果篮、鲜花以及手机等礼物。这些受害人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均为女性。警方表示,诈骗分子寄送的这些鲜花、果篮甚至手机是专门为女性受害人定制的诱饵。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侦支队反诈民警于晓颖表示:诈骗分子给事主寄送手机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通过小额的利益来博取进一步的信任;第二点,就是事主自身使用的手机很可能已经安装了反诈 App,包括一些风险提示,包括拦截功能的 App,而寄送的手机当中肯定是没有的。

   于晓颖称:有些人通过伪装成军人或公司高管来营造神秘感和权威感,以此博取他人的信任与好感。在交流过程中,他们表现得极为体贴,嘘寒问暖,让受害者逐渐陷入情感依赖,误以为自己已经深陷爱情之中。 这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操控,利用对方的孤独感和对安全感的渴望,逐步建立虚假的信任关系。这种骗局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感情,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诚信基础。面对此类现象,公众需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避免被表面的温情所迷惑。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此类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更多人免受伤害。

   随后,境外不法分子以具备特殊资源、了解平台漏洞等为由,声称投资能带来高额回报,并让受害人“看到”自己获得的丰厚收益,随后诱导其进行跟投,从而实施诈骗。

   于晓颖表示:起初,骗子会先让受害者成功提取一小笔钱,以此建立信任。在情感和真实体验的双重诱导下,受害人会被引导投入更多资金。当受害人无法继续进行大额投资,或者发现大额提现无法成功,出现异常情况时,诈骗分子便会销声匿迹。

   这里也提醒大家,凡是声称有内幕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诈骗。网络交友务必擦亮双眼。

   相关阅读:

   《央视揭秘快递短信诈骗陷阱:老骗局穿新外衣,陌生电话切勿回拨》

   《手机被收后 36 个手机号打了 7000 多通诈骗电话且全部被封停,央视揭秘新型诈骗手段》

   《央视: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 NFC、“云闪付”功能,进行解绑、退费等诈骗》

   《央视曝光电诈新招,“手机口”充当诈骗分子“隐形传话筒”》

   《央视曝光虚假电商平台钓鱼诈骗手法,“空手套白狼”诱导消费者付款后不发货》

   《央视曝光新型电信诈骗手法:在酒店房间内安装改号设备,企图通过“酒店来电”实施诈骗》

   《央视曝光网络水军“黑生意”:差评莫名其妙消失,108 元秒封 1 个微信号》

   《央视曝黄牛抢票产业链:软件模拟真人操作,还有“速通插件”》

   《央视曝光手机 NFC 盗刷信用卡新套路,25 人团伙被抓获》

手机快讯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