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权力交接暗流涌动,特努斯被传或成库克继任者
7月9日,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发布文章,探讨了苹果公司下一任CEO的可能人选。
在此之前,业界普遍认为,现任COO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是库克接班人的最佳人选,但据此前报道,威廉姆斯已宣布将于今年年底退休,且他仅比库克小两岁。这一消息让苹果的高层继任计划再次引发关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威廉姆斯的离任不仅意味着一位资深高管的退出,也使得库克的接班人问题变得更加紧迫。考虑到他与库克年龄相仿,他的提前退休可能意味着苹果需要更早地启动接班人培养机制。这或许会促使公司加速内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以确保未来领导层的平稳过渡。
几位了解苹果内部情况的人员最近向《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透露了相关情况,但要求保持匿名。
据苹果内部人士透露,古尔曼获悉,苹果董事会希望未来能有一位像库克或乔布斯那样的高管,能够至少任职十年,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领导。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来看,苹果董事会的这一表态反映出对长期战略稳定性的重视。库克和乔布斯分别代表了苹果不同时期的领导风格与成就,他们的任期也意味着公司在不同阶段都能保持清晰的方向。如今,随着科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更需要具备远见和执行力的领导者,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因此,寻找一位能够长期任职的高管,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延续,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
一位苹果资深高管曾表示:“如果在五年前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杰夫是最有可能成为CEO的人选。”然而,他随后指出,苹果的管理层更新速度较慢,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很难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领导层的更替确实需要更加灵活和前瞻性的规划。苹果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高层变动不仅影响内部战略方向,也牵动整个行业的关注。管理层的稳定性固然重要,但若缺乏持续的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陷入被动。因此,如何在保持公司文化与战略连贯性的同时,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是苹果乃至其他大型企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苹果)下一任领导人缺乏透明度和曝光度。这就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苹果是否有一套全面而深思熟虑的接班人计划?
尽管库克并未明确说明自己的任职期限(仅对杜阿·利帕表示“还有一段时间”),但多位与他关系密切的内部人士认为,他至少还会担任苹果CEO三年。据消息人士透露,未来在卸任后,库克计划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并将他在苹果积累的财富捐赠出去。
据苹果内部人士透露,如果蒂姆·库克继续担任苹果CEO三年,硬件工程主管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将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从企业接班人规划的角度来看,这一消息反映出苹果在高层管理结构上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考虑。选择一位长期在公司内部深耕的高管作为潜在接班人,有助于确保公司在技术方向和战略执行上保持一致性。约翰·特努斯在硬件工程领域的深厚背景,也表明苹果对产品核心技术的重视。这种安排既符合苹果一贯的谨慎风格,也为未来可能的权力交接打下了基础。
古尔曼认为,对于一家长期依靠创新产品取得成功的公司来说,提拔一位硬件工程专家担任CEO似乎合情合理。特努斯目前不到50岁,相较于其他高管,他更有可能长期任职,这或许能为苹果带来又一个十年甚至更久的“库克式稳定”。 我认为,这种人事变动反映出苹果在保持技术领导力与管理稳定性之间的平衡考量。特努斯的背景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产品开发的核心逻辑,这对于维持苹果在硬件领域的优势至关重要。同时,他的年轻化也意味着公司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思路,但关键仍在于如何在创新与延续现有成功模式之间找到合适的节奏。
据内部人士透露,特努斯在苹果公司内部广受好评,赢得了库克、威廉姆斯等高层管理者的认可与尊重。 在我看来,这种来自公司高层的肯定,往往意味着其在团队中的影响力和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认可。在科技企业中,能够获得领导层一致的好评并不容易,这也反映出特努斯在工作表现和团队协作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准。这样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其个人职业发展,也对团队士气和企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一位接近苹果高管团队的人士表示:“蒂姆非常欣赏他,因为他能做出精彩的演讲,性格非常温和,从不在邮件中提及有争议的内容,而且他是一位非常谨慎的决策者。”“他有很多像蒂姆一样的管理特质。”
前苹果硬件设计专家克里斯托弗·斯金格(Christopher Stringer)表示,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所有被提升的职位上,他从未让人失望”。
知情人士透露,库克最信任的苹果高管埃迪·库伊(Eddy Cue)曾私下表示,特努斯应接任下一任CEO。
最关键的一点是,苹果公司目前正逐步让特努斯更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例如在去年5月7日的iPad发布会上,他便处于核心位置,主导了新款iPad Pro和iPad Air的发布。
2024年,他曾前往欧洲,就公司的环保措施展开讨论,这一直是库克长期关注的重点方向。然而,最能体现特努斯地位上升的,或许是去年12月的一场30分钟电视采访,内容聚焦于芯片技术。一位前苹果高管表示,“这非常重要”,“他们让特努斯在早间电视节目中谈论一个并非他专业领域的话题,而他表现得如同一位总统一般从容。” 从这段报道中可以看出,特努斯在苹果内部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技术管理范畴。他不仅参与了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还被赋予了对外传递信息、塑造公众形象的职责。这种变化或许预示着苹果未来发展方向的调整,也反映出管理层对多元化人才的重视。随着科技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多具备全局视野和沟通能力的领导者,而特努斯的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查询获悉,特努斯在2001年加入苹果公司,最初负责外接Mac显示器的相关工作。当时苹果正处于乔布斯领导下的鼎盛阶段,由于他资历尚浅,很少有机会与高层管理人员有深入的交流。
这二十多年来,他逐渐承担起了苹果多个关键产品线的职责,包括整个iPad系列,随后是Mac和AirPods,到2020年负责iPhone项目。一年后,他被任命为首席硬件主管。最近,Apple Watch的硬件工程团队也转由他直接管理,而非原先的Williams。
苹果内部人士透露,特努斯并非那种高高在上、只通过口头指挥来管理的人,他更倾向于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工作。有消息称,他常常绕过中层管理人员,直接与工程师们共同面对问题,深度参与到各类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这种做法促进了硬件与软件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也为iPad上OLED屏幕等新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同事们称赞他在一家强势的公司中扮演了团队统一者的角色。曾与特努斯直接共事的某前硬件工程副总裁表示,“我认为他在自己的领域非常出色,而且是个不错的人”,“这并非我对公司高管的普遍评价,他们中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喜欢模仿史蒂夫・乔布斯。”
当然,苹果内部也并非没有持不同意见的人,甚至有内部人士批评他是一名政治操控者,不被部分顶尖工程师所尊重。这些人认为他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规划,不敢进行大胆的技术收购,也未能展现出作为创新者的实力。
这些反对者指出,特努斯并未参与苹果公司近年来许多重大产品决策的核心,例如他仅参与了 Apple Watch 的后期版本开发,且未能为公司打造成功的智能家居战略做出足够贡献。此外,苹果公司进军个人机器人领域的构想并非出自特努斯之手,尽管他目前与苹果公司 AI 负责人共同领导该(机器人)项目。
还有人提到,尽管特努斯曾主导Mac中Apple Silicon芯片的替换,但公司高管表示,“放弃英特尔的决策本可以早几年实施”。这一表态反映出苹果在芯片战略上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考量后的结果。从技术迭代到供应链控制,苹果的每一步都显得谨慎而有计划。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自身产品路线,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特努斯在苹果近期两个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中参与程度较低,但最终结果已广为人知: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以失败收场,VisionPro头显也尚未展现出预期的潜力。因此,特努斯与这些项目保持一定距离反而可能减少了负面影响。
批评者还提到了他之前的一些失误,包括接手 Mac 业务后推出的首个标志性功能:Touch Bar—— 这块位于 MacBook Pro 键盘上方的触控屏让用户感到困惑,并在五年后被砍。
“他们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位了解苹果公司内部情况的人士表示,“特努斯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但说实话,他的资历还是不够。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团队中的一员,而不是一位成熟的老练高管或领导者。作为一家市值数万亿美元公司的CEO,你必须具备足够的权威和气场。”
有消息人士指出,针对特努斯的内部批评主要集中在他在领导力表现上仍需更加果断,而特努斯本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努力加以改进。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核心问题在于他是否具备在库克卸任后顺利接棒的能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特努斯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在当下展现更强的领导风格,更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能够在关键岗位上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这种能力的积累和验证,将直接影响他未来在公司中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
除特努斯外,其他被提及可能接替库克的候选人还包括负责软件工程的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他同样是一位苹果的忠实支持者,内部人士表示他对公司事务有深入理解,即使这些事务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此外还有苹果零售部门主管迪尔德丽・奥布莱恩(Deirdre O'Brien),她是库克的亲近盟友。不过,消息人士认为这两人也都不太可能成为下一任CEO。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在寻找继任者时更倾向于选择能够平衡技术与管理、具备广泛影响力的领导者。尽管费德里吉和奥布莱恩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但CEO一职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需具备全局视野与战略决策力。因此,外界对他们的接棒前景普遍持保留态度。
除了CEO换届,苹果未来几年还可能迎来管理层的大幅调整。据内部人士透露,前硬件主管丹·里奇奥(Dan Riccio)和前营销主管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等资深高管的任期已接近尾声,其他一些知名高管也正在为退休做准备。一位高层表示:“总有一天,虽然不确定具体时间,这些人都会离开。届时将出现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关键阶段。随着核心管理层逐步淡出,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和管理风格或将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动不仅影响内部运作,也可能对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人才更替中保持企业稳定,将是苹果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