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新闻 > IT新闻
发布日期:2025-07-21 15:18:54

芯片暗藏玄机?境外制造或存‘后门’,远程操控摄像头与麦克风成隐患

芯片暗藏致命漏洞?境外设备或成隐形监听器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公众号发布提醒,呼吁公众提高警惕,注意身边可能存在的“隐形窃密通道”。这一提示再次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信息传播迅速、技术手段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个人行为可能无意中成为安全风险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防范意识,从日常细节入手,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芯片暗藏玄机?境外制造或存‘后门’,远程操控摄像头与麦克风成隐患

   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安全。 我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还是关键基础设施的遭受攻击,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升全民防范意识,是当前亟需推进的重要任务。

芯片暗藏玄机?境外制造或存‘后门’,远程操控摄像头与麦克风成隐患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某些故意设计的漏洞或被恶意植入的技术后门,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诱因。

   技术后门通常是指通过绕过正常的安全防护机制,从而获得对系统或程序访问权限的方式。

   技术后门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开发者进行调试和修复漏洞,但若在使用后未能及时清除,可能被恶意人员利用,从而引发安全风险,导致未经授权的系统访问和敏感信息泄露。

   具体如下:

   ——恶意自带:设备里的“内鬼”。

   一些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或者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了“后门”,厂商可以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如自动开启摄像头、麦克风,或命令后台自动收集指定数据并回传。

   ——后期破解:黑暗中的“眼睛”。

   个别厂家为方便后期维修维护,出厂时设置了允许远程访问的“后门”。这本是售后服务功能,但如果管理不善或被第三方恶意破解,这个“后门”就会在黑暗角落窥视窃取敏感信息数据。

   ——暗中植入:供应链中“投毒”。

   个别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软件更新渠道、污染开源代码库或在供应链环节篡改代码等方式,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植入“后门”,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非法操控和秘密信息的窃取。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此类行为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也可能对企业和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风险。因此,加强软件供应链的安全管理、提升代码审计能力、完善安全监测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多方协同、持续发力,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这类潜在的安全威胁。

   官方提醒,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应保持清醒头脑,增强防范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国家安全素养,积极识别并抵御潜在的“技术后门”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技术手段的滥用可能对个人隐私乃至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不仅是应对现代科技挑战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更加坚固的信息安全防线。

   重点涉密岗位可通过采用自主可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有效降低境外软硬件后门带来的安全风险。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自主化是保障关键领域信息安全的基础。使用国产化设备和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技术自主权,也能增强对潜在威胁的防范能力。这一措施体现了国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考量,也是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还可通过加强技术防护措施,如制定补丁管理策略、定期进行操作系统更新、定期检查设备日志、监控异常流量等方式,有效降低潜在的技术后门安全风险。这些措施不仅是对系统漏洞的及时修补,更是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前置防控,有助于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水平。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技术防护手段的持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唯有不断强化防御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IT新闻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