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难题阻碍先进科技?小鹏蔚来暂停搭载英伟达 Thor 芯片计划
智慧科技
12月16日消息,据36氪汽车今日报道,英伟达高端车载AI芯片Thor的持续延期交付正使其面临失去关键客户的风险加剧。
Thor原计划在2024年中开始量产,但目前来看已大幅推迟,“预计要到明年年中才能实现量产,并且最初只会推出入门版本”。据某媒体报道,这一推迟已经对一些国内汽车制造商的新车发布计划产生了影响。
小鹏的明年新车正在考虑搁置采用 Thor 芯片。有知情人士表示,小鹏正在加速搭载其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图灵”,且已经流片。小鹏正在测试验证芯片的稳定性和性能,“全栈 NGP 已经在芯片 XP5(小鹏芯片内部代号)上跑起来了。”
蔚来汽车明年不会预订英伟达的下一代芯片Thor。这与小鹏汽车的情况相似。蔚来在今年7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已成功流片。据透露,蔚来明年的新款车型将采用自主研发的“神玑”芯片、英伟达Orin以及地平线的芯片方案,但并不会搭载Thor芯片。 从这一决定可以看出,蔚来对于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充满信心。选择自主研发芯片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技术路线,还能确保产品在性能和稳定性上的优势。同时,这也意味着蔚来正在积极构建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不过,这种策略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比如研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和技术挑战。总体来看,蔚来此举展现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决心,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针对上述信息,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均表示不予置评。
注:此前,比亚迪、极氪、理想等车企均已宣布将采用Thor芯片。
至于“蔚小理”其中的另一家 —— 理想,报道称作为 Thor 首批量产车企之一的理想目前也在自研智驾芯片,项目代号为“舒马赫”。内部人士表示,理想正在预研“端到端”智能驾驶的下一代方案 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与其 2026 年量产的智驾芯片搭配,综合效果会更好,“对 Thor 的依赖可能会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