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未来:中国三星与供应链伙伴共赴绿色新征程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次启航,全球各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议题。作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典型案例,中国三星已深耕中国市场超过30年,其“本土化深耕”与“产业协同”的成果令人瞩目。从最初的工厂落地,到如今形成覆盖多领域的高端产业基地,中国三星不仅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制造向全产业链布局的转型,更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研发、生产与运营的每个细节。 在我看来,中国三星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战略规划,更在于其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通过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动节能减排,中国三星展现了企业在经济利益之外的价值追求。这种模式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只有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未来,期待更多企业能以这样的姿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绿色赋能,驱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中国三星凭借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的双重驱动,在绿色工厂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优化生产流程,该公司在水资源、电力以及气体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同时,借助先进的资源再生技术,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行业顶尖水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我认为,中国三星的做法不仅展现了企业在环保领域的责任担当,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企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努力构建更加绿色、低碳的社会环境。
中国三星旗下的企业凭借对本地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例如,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采用“以工程师为核心”的节能策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成功实施了多项具有显著效果的节能改造工程,充分挖掘出技术创新带来的节能空间。此外,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分类膜法处理”技术,借助无化学添加的全膜回收方式,能够有效处理分类废水,并将其重新应用于生产流程,从而大幅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中国三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他行业追求高效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模板。 我认为,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成功案例表明,企业在推进绿色发展时,应当注重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所在地区的资源特点,这样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还能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树立典范。同时,这种注重实效的绿色管理模式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环境挑战时,科技创新始终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在苏州,三星的另一家法人企业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则开创性地将数字化转型融入绿色发展,构建了智能能源监测平台。该平台通过能源使用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预警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运行五年来(截止2023年),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9.6%,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78%,充分证明了数字化管理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可视化环保装置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推进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积极发挥“链主”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生态体系。该公司创新推出了原辅材料供应商管理系统,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为供应商提供无偿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全面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绿色管理能力。在这一举措的推动下,其重要供应商之一苏州群策科技公司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成果。“通过与三星的深度合作,我们的环保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23年,我们实现了中水回用量124万吨,回用率达到51.1%,废弃滤芯减重率达48%,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这不仅展现了三星作为行业领军者在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方面的责任担当,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当前全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三星通过技术支持和管理优化,帮助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迈向绿色未来,这种模式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彰显了其长远的战略眼光。希望更多企业能够效仿这一做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利用废水打造的“同心园”人工湖
“中国三星通过绿色设计,开展绿色采购,和供应商协同发展,优化流程,分享信息,一起提升制造水平。”中国三星总裁杨杰说。目前,中国三星已与近3000家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生态合作圈。
同频共振,深化高端制造布局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浪潮中,中国三星以其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步伐,展现出在华产业布局的深度耕耘与供应链体系的日臻完善,印证了跨国企业与东道国市场同频共振的深远价值。
近年来,中国三星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加码对半导体、MLCC(多层陶瓷电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尖端产业领域的投资,展现了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
在三星的中国高端产业版图中,天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前瞻性地投建全球领先的MLCC工厂,吸引了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天津。这些配套企业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物流运输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同步建设的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有限公司的OLED柔性屏产线与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项目,则进一步巩固了天津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竞争力。
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
可以看到,中国三星的高端制造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通过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输出,深刻影响了周边企业的成长路径。在与三星的合作中,许多配套企业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显著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这种技术溢出效应不仅优化了本地供应链,还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中国三星所倡导的“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实践展现了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深度融合实现与本地经济的互利共赢,也为其他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从我的观察来看,中国三星的成功案例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应仅限于资本输出,更应注重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企业不仅能扩大市场影响力,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进步。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地区经济的整体质量,也为全球化的合作树立了典范。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企业能够加入其中,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三星凭借其一体化的全生态全链条解决方案,已深度嵌入中国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之中。未来,中国三星将进一步加大在半导体、电子元件以及汽车电池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致力于推出更加环保低碳的产品,力求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服务提供商,并担当起连接消费者与市场的纽带角色。 中国三星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适应新趋势的决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主动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创造新的增长点,还能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这也表明中国三星愿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这种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值得肯定。
技术共生、产业共融、价值共创,秉持“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理念的中国三星,以其实际行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这既是博鳌论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更揭示了全球化新形势下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演进方向——唯有以技术创新为纽带,构建开放共享的绿色产业生态,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未来。
(文内数据均由中国三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