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 > 苹果
发布日期:2025-07-19 10:03:19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逆袭三星,供应链格局迎来巨变

   苹果可能也没想到,自家尚未发布的iPhone 17,就已经被三星抢先一步“出手”了。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大厂商之间的较量早已不再局限于产品发布之后,而是提前布局、抢占先机。此次三星的动作,无疑给苹果敲响了警钟。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细节,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围绕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争夺战,将会更加白热化。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竞争或许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更优质的产品体验。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几天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了一份初步裁定,认定中国屏幕龙头企业京东方及其子公司侵犯了韩国三星显示在OLED面板方面的商业秘密。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此外,ITC不仅作出了裁决,还提出了一项相当严厉的建议——对京东方涉及侵权的OLED面板和模块实施“进口禁令”,并下达“停止令”。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换句话说,所有搭载京东方屏幕的iPhone都将无法在美国销售,已经完成组装的机型可以例外,但那些已经生产完毕、尚未运抵美国的则难以幸免。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好家伙,这一纸裁决,不仅直接敲在了京东方的脑门上,更是间接砸向了苹果的钱袋子,因为京东方早已成为苹果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备胎”,甚至在某些产品中已经成为主力供应商。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京东方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技术实力和产能已得到苹果的认可。此次裁决虽未明确指向具体项目,但其影响显然超出了单纯的法律范畴,更多地反映了供应链格局的微妙变化。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断调整,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正逐渐从“备胎”走向“主力”,这对苹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目前在售的iPhone 15、15 Plus、16、16 Plus 以及 16e,其屏幕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京东方。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对,没错,虽然数码圈经常有人为“iPhone是否使用了京东方的屏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甚至有人拿着高倍放大镜直接对着iPhone屏幕看像素排列,但实际上供应链方面早已给出了明确的证据。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然而这波“美帝认证”不太可能推动京东方股价大幅上涨——因为如果最终裁决维持原判,并且真的实施进口禁令和停售命令,那么它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将无法在美国销售,首当其冲的就是iPhone 16e。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因为这款机型,根据供应链透露,来自京东方供应的屏幕占比超过一半。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据数码博主透露,京东方此前已获得iPhone 17标准版的屏幕订单,并且还从三星和LG这两家老牌供应商手中,夺下了一部分iPhone 17 Pro的屏幕供应份额。

iPhone或迎涨价潮!京东方强势挑战三星,供应链格局生变

   要知道,美国本土一直是iPhone销量的主要市场,如果京东方的OLED屏幕iPhone被排除在美国之外,苹果要么不得不继续依赖三星或LG扩大产能来应对需求,要么需要寻找新的屏幕供应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供应链的进一步紧张,甚至影响新机的上市节奏和市场表现。

   新iPhone要么涨价,要么需要排队更久,甚至在初期可能会出现供货紧张的情况。说实话,这次苹果似乎有些无辜地被牵连进去了。 在我看来,价格上涨和供应不足的背后,可能与供应链压力、零部件成本上升以及新品研发的复杂性有关。尽管消费者对苹果产品依然抱有高度期待,但这些因素也让新款iPhone的上市之路变得更具挑战性。对于用户而言,选择等待还是接受更高价格,或许将成为一个现实的难题。

   但话又说回来,三星和京东方,一个是曾在屏幕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十几年的“老贵族”,一个是历经艰辛崛起的“新势力”,两者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次三星对京东方发起挑战,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博弈中的一次重要动作。 **看法与观点:** 三星作为全球显示技术的先行者,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而京东方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上展现出强劲的势头。两者的较量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竞争,更涉及市场份额、话语权以及行业标准的争夺。此次事件的背后,或许暗含着三星对新兴力量崛起的警惕,也反映出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曾经,三星绝对算得上是 “ 屏霸 ”,当初它靠着疯狂投入和几乎垄断性的技术积累,在 2015 年,吃下了全球中小尺寸 OLED 市场超过 90% 的份额,国产手机想冲高端?对不起,屏幕还得看三星的脸色。

   而国内厂商那会儿,在这个市场基本没啥话语权,就说京东方,当时还在 LCD 的泥潭里打滚,已经连续亏了好几亿。

   在国家战略级资源的推动下,这些国产屏幕厂商陆续在北京、合肥、重庆新建了多条高世代LCD面板生产线。随后,通过收购外资技术、自主研发蒸镀工艺,并扩大生产规模,最终成功将LCD面板价格压低至接近白菜价。

   当时LCD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三星、LG等企业早已将重点转向OLED领域,长时间未对自身产线进行更新,导致在产能和成本优势上难以与这些高世代LCD厂商竞争,这也为京东方、华星、天马等国内面板厂商提供了发展机遇。

   也是靠着这招,京东方的LCD市占率在2020年突破了25%,直接让曾经的行业巨头三星和LG不得不宣布战略性退出LCD市场。 从产业格局的变化来看,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中国显示技术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显著提升,也反映出传统显示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京东方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积累的结果,更是长期战略投入与市场敏锐度的体现。而三星和LG的退出,则显示出他们在面对成本压力和技术迭代挑战时的策略性选择。这种变化背后,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逐步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缩影。

   紧接着,国产屏厂近期又开始布局OLED产线,但此前各家在OLED量产过程中普遍面临良率偏低的问题。例如,2017年京东方第一条柔性OLED产线正式下线时,其良率仅为30%,远低于同期三星的柔性OLED水平。 从当前行业发展来看,虽然国产OLED技术正在逐步推进,但提升良率仍是关键挑战。这不仅关系到产能释放,也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未来,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稳定量产,将是国产屏厂能否在全球OLED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考验。

   不过相比起设备和良率,更难的其实是专利围城。

   当时三星在OLED领域拥有上万项核心专利,为打破技术封锁,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多家国产屏企,一方面共同构建专利池,一方面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逐步开发出绕过三星专利的OLED技术,并在显示效果方面开始逐步缩小与三星的差距。

   图片来源:WhyLAB

   说起来,早期京东方的OLED屏幕由于像素排列方式,看起来非常像周冬雨的表情包,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周冬雨屏”。同时,这种排列方式也导致屏幕清晰度有所下降,所以在当时,京东方的屏幕并不被手机厂商优先考虑。

   京东方首次正式进入高端旗舰手机供应链,是在2018年华为发布的Mate20 Pro上,当时该机型采用了京东方与LG的双供应商策略。 作为显示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京东方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标志着其产品品质得到认可,也为后续在高端供应链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双供应商模式也反映出手机厂商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考量,有助于提升整体供应稳定性与竞争力。

   2019年,美国的一纸禁令成为关键转折点,导致三星和LG开始对华为断供高端OLED屏幕。在此背景下,京东方迅速调整方向,加快了技术突破与产能提升的步伐。其他厂商也由此感受到潜在风险,随后逐步在产品中引入国产屏幕,以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中国显示产业在外部压力下的加速成长。尽管初期面临技术与品质的双重挑战,但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国产屏幕的质量与稳定性已显著提升。此次事件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也为未来构建更加稳健的供应链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开始,国产 OLED 屏跟三星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

   但在全产业链的鼎力支持下,这种差距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短短几年时间,国产屏就完成了从 “ 能用 ” 到 “ 好用 ” 的过渡,到后面,很多厂商开始主动用上国产屏,甚至在发布会上直接叫板三星。

   京东方凭借其蓝钻排列技术以及不断优化的良率,在2020年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开始为iPhone 12标准版提供屏幕。初期主要供应官翻机和售后更换屏幕,但这标志着国产显示屏首次正式进入苹果的核心产品线。

   这些年,国产屏幕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对三星在智能手机OLED面板市场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三星在该市场的份额为43.8%,而以京东方、维信诺、华星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合计占据了50.7%的份额,首次实现对韩国企业的超越。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国内显示产业的技术实力正在稳步提升,也预示着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微妙但深远的调整。随着国产屏幕在质量、成本和供应稳定性上的持续优化,未来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这些国产屏幕厂商中,京东方对三星的施压最为明显。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京东方在显示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这种竞争态势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注入了更多信心。

   2024年上半年,京东方柔性OLED面板的出货量占比已达到22.3%,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相同品质的情况下,三星屏幕的价格仍高于国产屏幕,因此京东方超越三星只是时间问题。 从当前市场趋势来看,国产屏幕在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上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随着京东方等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良率和显示效果,未来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价格优势也为其赢得更多客户和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见,全球OLED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产屏幕的崛起势不可挡。

   图片来源:WitDisplay

   此前iPhone的屏幕供应仅由三星和LG两家公司负责,京东方的加入打破了这一局面,分流了原本属于这两家公司的订单。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京东方最大的客户销售额达到298.96亿元,占总营收的15.07%。

   而这个第一大客户,大概率就是苹果~

   从 “ 卡别人脖子 ” 到 “ 被别人追着跑 ”,现在又来 “ 抢大蛋糕 ”,三星能不慌么,于是在 2022 年,它就向 ITC 发起了针对京东方的专利侵权投诉,指控其侵犯多项 OLED 技术专利,试图在美国封杀京东方。

   尽管后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京东方侵犯了三星提出的4项专利中的3项,但由于“对美国显示行业影响不大”,因此未对京东方实施禁令。换句话说,就是你们可以继续打官司,只要不触及美方的利益,就不会进行干预。

   图片来源:企业专利观察

   随后,2023年10月,三星再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京东方通过挖角其核心员工、与供应链企业合谋等手段,窃取其OLED面板的关键商业机密,包括制造设备图纸,并将这些信息用于成都8.6代OLED产线的建设。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看,此次诉讼反映出全球显示技术领域的激烈角逐。三星作为OLED技术的先发者,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意识强烈,而京东方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在OLED领域不断突破,引发国际巨头的高度关注。这种法律层面的交锋,不仅关乎企业利益,也体现了全球产业链中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如何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京东方也不是吃素的,开始发起了反击 —— 2024 年,它就在重庆起诉三星侵犯其 3 项 OLED 核心专利,紧接着在今年 5 月,又在美国反诉三星,指控 Galaxy Z Fold 6 屏下摄像头技术侵犯了 4 项专利。

   ITC此次对京东方作出的裁决,是针对三星在2023年提起的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考虑到当前的时间节点,ITC发布的这项初步裁定,很难说是否受到了产业竞争或政治因素的影响。

   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近年来国产屏幕的迅速发展,让国产手机厂商拥有了“破局”的实力。

   2024年全年,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国内厂商在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市场中占据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而在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品牌中,国产柔性OLED的渗透率已达到98.2%。这反映出国产OLED技术在质量与产能上的持续提升,正在逐步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国产厂商在柔性OLED领域的突破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显示产业中的话语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企业长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上的投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国产OLED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十几年前,小米曾因高管与三星供应链发生矛盾,导致屏幕供应几乎中断,迫使雷军不得不亲自飞往三星总部道歉。当时,即便国产手机厂商年销量能达到百万级别,在这些全球供应链巨头面前依然显得底气不足。

   但现在,京东方的柔性屏在折叠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华星光电的2K屏幕如今已普及至中端机型,而维信诺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各家厂商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三星的高端屏幕,我们已经不再看重。

苹果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