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专利登顶全球:超越美国,开启科技新篇章
4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推动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正引发深刻的变革。这一技术不仅重塑了传统行业,还催生了许多新兴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方面看,它能够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如何平衡创新与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总之,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我们既要拥抱变化,又要审慎前行。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占据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份额,其在全球所占比例高达60%。
需要补充的是,此前,在今年2 月 10 日至 11 日,由法国政府主办的巴黎 AI 行动峰会期间,国内有媒体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 2024 年发布的生成式 AI 专利检索方法,在专利数据库检索后发现,2024 年全球新增了 4.5 万条生成式 AI 专利信息,这个数量和过去 10 年的总和相当。
另外,2024年披露的4.5万条生成式AI专利中,中国贡献了2.7万条,占总数的61.5%,位居全球首位。美国以7592条专利数量排名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分析2014年至2023年的专利发明人地址数据发现,在全球生成式AI专利的发明人来源中,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生成式AI领域的专利数量排名前20的公司中,有11家来自中国,其中包括腾讯、百度、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而美国则以7家公司上榜紧随其后,欧洲地区仅有一家西门子入围。 这一结果表明,在生成式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中国企业正在展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腾讯和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相比之下,虽然美国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参与度,但其数量上略逊于中国。而欧洲地区的单一代表西门子,则显示出了传统工业企业在新技术浪潮下的转型努力。 从整体趋势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应用场景日益广泛,未来几年内围绕该领域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如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将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和社会影响,确保科技进步能够惠及全人类。
除此之外,过去一年,生成式AI领域的专利增长迅速,其中新增专利数量最多的学术机构均来自中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科学院以492件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位居榜首,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