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裸体现身谷歌街景引争议,法院判赔9万成首例
7月26日,有消息称,许多用户都曾使用过谷歌街景地图服务。该服务通过专门的街景车辆进行数据采集,车辆上安装了多个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设备,能够拍摄360度的全景图像。
既然是实拍,那就肯定会存在隐私泄露的情况。
早在2015年,一名阿根廷男子在自家后院赤裸身体时,意外被谷歌街景的摄像头记录下来,并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男子称,他当时躲在一堵两米高的围墙后面,但谷歌街景摄像头却从背后拍摄到了他裸体的画面,同时还清晰拍到了他家的门牌号和街道名称。
此事被阿根廷媒体报道,并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但同时也给涉事男子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 我认为,随着媒体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个人隐私和公共关注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一件原本可能只是普通事件的事情,一旦被放大传播,就可能对当事人造成深远的影响。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我们更应注重对事件的理性看待,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017年,他向法院提起诉讼,表示该事件让他遭到了邻居的嘲笑,严重损害了他的人格尊严,谷歌则辩称,当时围墙的高度不足以遮挡视线。
一起官司持续了七年,去年一家法院驳回了男子的诉讼请求,理由是“在自家院内裸露行走,应自行承担责任”。
一名男子对判决结果不服,持续提出上诉,经过不断努力,案件终于出现转机。近日,法院认定该男子的人格尊严受到“明显侵犯”,谷歌公司需赔偿约12500美元(约人民币9万元)。
判决中显示:该照片并非在公共空间拍摄,明确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下,个人隐私的边界愈发受到关注。即便是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若未经允许被公开或传播,也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的严重侵害。此类事件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注重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同时也需加强法律意识,确保在分享和传播信息时不会无意间触碰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