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魏建军:坚持技术引领,拒绝增程路线的深度解读
4月24日消息,在魏牌高山预售发布会现场,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曾公开表示“长城汽车坚决不造增程式车型!”
在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再度明确表态:“长城汽车未来不会涉足增程式技术路线。”这一立场延续了长城汽车一直以来的技术战略方向。 在我看来,长城汽车坚持不走增程式路线的选择,体现了其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信心以及对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的独特判断。近年来,增程式技术因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实用性和市场接受度而受到关注,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并非终极解决方案。长城汽车选择另辟蹊径,或许是在混合动力、纯电等其他领域有着更为深远的布局规划。无论如何,这种坚持无疑展现了企业对于技术路线的独立思考和长远眼光。
魏建军表示,长城的Hi4架构里有一个“犬牙离合器”,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后轮会脱开机械结构,电机不跟着转动,如此就变成了两驱,非常省油。
“我们这个叫做混联的四驱要比增程所谓的四驱效率最少也要高出10%-15%,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中间没有损耗,很简单的一个理论,今天主打一个实在、主打一个真实、主打一个说实话。”
穆峰在发布会上提到,在确定动力技术路线时,针对单挡混联和增程这两种方案,长城汽车内部进行了多次深入且激烈的讨论。
增程技术因门槛较低、成本可控且开发周期短而受到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中高速行驶场景下,其能量传递链路较长的问题开始显现。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能耗,还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损失。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影响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整体经济性。 我的观点是,虽然增程技术在初期投入和技术复杂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消费者对续航与能耗的双重需求,如何优化能量利用效率将成为该技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或许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弥补这一短板,比如提升发电效率或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这不仅是对现有技术的挑战,也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所在。
长城的Hi4混联系统能够智能切换动力模式,在中高速行驶时,通过直驱方式可将传递路径缩短三分之二,从而提升效率约13%;而在高速爬坡的情况下,凭借具有档位优势的系统,可通过调整档位优化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相比增程式技术,这一表现还能再提升15%到20%。
“即便我们已经拥有了领先的新能源架构,为何还要为用户提供一种看似倒退的增程技术?”穆峰在发布会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