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快讯 > 手机快讯
发布日期:2025-04-25 07:23:19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性能爆表售价逆天!Redmi Turbo 4 Pro掀起性价比风暴

   前段时间,托尼收到了一个来自小米的神秘包裹,不少人都猜测里面是不是传说中的小米15S Pro。然而,当托尼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时,却发现这同样是一款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说实话,这次的小米新机虽然没有达到大家对“15S Pro”这样的期待值,但它的表现依然让人感到惊喜。从外观设计到性能配置,这款产品都展现出了小米一贯的高水准。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小米能够持续推出这样有亮点的新品,无疑是对消费者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 个人认为,小米一直擅长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功能创新方面,它总能找到平衡点。当然,对于那些期待顶级旗舰配置的用户来说,或许会略感遗憾,但这并不妨碍这款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毕竟,在追求极致体验的同时,兼顾更多人的实际需求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对的,距离上一次发布三个多月后,红米Turbo系列迎来了新款——红米Turbo4Pro。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刚拿到新机时,托尼的第一感觉就是机身很宽。此次Turbo4Pro的宽度达到了7.8厘米,已经非常接近华为Mate70Pro的7.95厘米宽度了。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相比三个月前推出的Turbo4,这次的Turbo4 Pro不仅宽度有所增加,长度也变得更长了一些。尽管从纸面数据上看,这些变化似乎对握持感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它的背板和中框都采用了更加圆润的过渡设计,因此握在手里依然感觉非常舒适。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而且不得不说,这个看似意外的大尺寸其实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后续的发展。 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更让人们重新思考创新与突破的重要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企业往往能占据先机。正如这次事件所展示的那样,看似简单的尺寸变化背后,可能隐藏着改变格局的关键因素。未来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果,将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和支持,因为它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这款产品的设计风格依旧保持了其一贯的圆润特性,不仅在外观上更加精致,连屏幕的设计也进行了全面优化。R角变得更加圆滑,使得屏幕与机身的整体曲率达到了高度统一,这种细节上的打磨无疑提升了整机的高级感。同时,屏幕底部的边框进一步收窄,虽然并非完全对称的四等宽设计,但从视觉效果来看,已经非常接近理想状态。站在正面欣赏时,确实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旗舰机气息。 我个人认为,这种设计语言不仅体现了厂商对于美学追求的执着,更展现了他们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深厚功底。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够通过细微之处打动消费者的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希望未来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用心之作,让用户体验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金属边框的加入让它在天线注塑工艺和冰凉触感上表现出色,这种配置通常出现在高端机型中,如今却出现在一款中端机上,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背部设计仿佛是Tubo4的放大版本,前代产品中备受争议、形似燃气灶的发光装饰依旧得以延续。至于这块设计是否美观,就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判断了。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哦对了,托尼还想提到一个小小的细节,在Turbo4Pro上,额头部分设计得十分简洁,只有一个麦克风开孔。托尼起初还以为,那标志性的红外功能(这里为褒义)会不会被取消了呢?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最近有消息透露,这款设备在设计上的一大亮点是将红外功能巧妙地集成到了闪光灯模块中,同时顶部的扬声器与听筒被整合为一个组件,从而实现了顶部区域的极简风格。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整体美感,还有效减少了机身的复杂结构,让外观更加干净利落。 在我看来,这种创新的设计思路展现了科技产品在功能性与美观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能力。将多个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既节省了空间,又避免了传统多部件拼接带来的视觉冗余感。这样的设计语言或许会成为未来智能设备的一个趋势,尤其是在追求极致简约的市场环境下。不过,这种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在实际使用中保持稳定性和耐用性,仍需时间验证。无论如何,这一尝试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新方向。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外观设计方面,不知大家是否满意?相较于Turbo4,Turbo4 Pro采用了金属边框和玻璃后盖,似乎有意朝着更精致的方向发展。不过托尼认为,追求精致不仅仅是增加硬件配置,还需要一个独特且有辨识度的设计才行。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托尼对手机的外观并不是特别在意,他更为关注的是这款设备首发的骁龙8s Gen4芯片的实际表现。说实话,这款芯片在市场上备受期待,不少用户都对其性能充满信心。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骁龙8s Gen4在功耗和性能上的提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或许会让它成为今年旗舰机市场的又一强力竞争者。不过,最终的实际体验还需要通过真机测试才能下定论,希望厂商能够在优化上下足功夫,让这颗强劲的芯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与骁龙8Elite有所不同,骁龙8sGen4尚未采用高通自研的Oryon架构,依然采用了1颗X4超大核加7颗A720大核的设计。在GPU方面,它搭载了旗舰级的Adreno825,但相比8Elite所配备的Adreno830,在规格上略显逊色。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所以省流的说法,它本质上是一颗骁龙 8 Gen 3 的改进版。

《跌破天花板!仅售1699的Redmi Turbo 4 Pro,这次真的不红米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回 8s Gen 4 对比 8 Gen 3 的缓存并没有像去年 8s Gen 3 对比 8 Gen 2 那样砍得太多,游戏性能方面上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我们对这款升级版的骁龙8s Gen4处理器充满好奇,它在游戏性能上能否超越骁龙8 Gen3呢?于是我们找来了一台一加Ace 3 Pro手机,通过实际测试来看看两者之间的差距。

    没想到刚一上来这帧数就有点不太对劲。。。

   根据PerfDog的测试结果,在原神的须弥城地图中进行跑图体验时,采用均衡模式并设置画质为高,同时手动将帧率调整至60帧的情况下,红米Turbo 4 Pro的帧率波动较为明显。经过半小时的游戏测试,其平均帧率仅为41.7帧。

   均衡模式

   开启了性能模式后,游戏帧率果然得到了提升,稳定在了56.3帧,但与此同时,设备温度也迅速飙升至55度,让人不得不对硬件的散热表现捏一把汗。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在追求更高性能的同时,硬件发热量增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高温是否能够长期接受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过高的温度不仅可能影响设备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厂商在设计产品时或许需要更平衡地权衡性能与温控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且安全的使用体验。

   性能模式

   我们随即与小米方面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这一结果显然不正常,推荐我们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后再进行测试。

   果然,系统恢复出厂设置后,测试成绩变得更加稳定。在均衡模式下,红米Turbo 4 Pro的平均帧率为51.7帧,但与一加Ace 3 Pro的56.2帧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开启性能模式后,两款手机的表现有了新的变化。经过半小时的测试,两者均能保持流畅运行。其中,红米Turbo4Pro的平均帧率达到了59.9帧,尽管其帧率仍存在一些波动,不如一加Ace3Pro那样平稳,但整体平均帧数依然比一加Ace3Pro的59.5帧稍高。

   重新设置一次系统后,红米Turbo 4 Pro的温度似乎也没有之前那么高了——

   一加Ace3Pro的高温区域位于屏幕附近,温度为46.9度;而另一款手机在背面Deco位置测得最高温度为45.7度。两款设备的温度均处于微烫状态,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左:红米Turbo 4 Pro;右:一加 Ace 3 Pro 

   基于原神测试的经验,面对更高压力的崩铁测试,我们决定省去均衡模式的环节,直接两边开启性能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最近测试了几款手机在《崩铁》星槎海跑图中的表现,同样设置了高画质手动60帧模式。有趣的是,红米Turbo 4 Pro似乎一开始就选择了更保守的策略,虽然全程维持在54帧左右,但帧率非常稳定,最终平均帧率也定格在了54帧。相比之下,一加Ace 3 Pro虽然一开始努力维持60帧,但这种状态仅持续到游戏的前半段,后半程明显力不从心,最低帧率甚至掉到了40几帧。 个人认为,这反映了不同厂商对性能调校的不同思路。红米Turbo 4 Pro选择稳扎稳打,通过牺牲一定峰值性能换取长时间的流畅体验,适合那些追求稳定性的用户。而一加Ace 3 Pro则试图冲击更高的上限,但在长时间高强度运行下,散热和性能调度的问题逐渐显现。总体来看,两款手机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款更多取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稳定的帧率往往比短暂的峰值表现更为重要,毕竟游戏体验才是关键。

   最近测试了《崩铁》的温度表现,发现两款设备的结果非常接近。其中一款设备正面达到了45.9度的高温,而另一款则是背面有相同温度。这种结果让人不禁思考游戏性能与散热设计之间的平衡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游戏在硬件上的负载确实不小,能够做到两台设备的温控表现如此接近,说明游戏本身的优化还是相当到位的。不过,45.9度的温度对于玩家来说依然是个挑战,长时间游玩可能会带来不适感。这也提醒开发者在未来版本中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调度和散热管理,以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总体而言,这样的表现虽然不算完美,但也展现了技术的进步和团队的努力。

   左:红米Turbo 4 Pro;右:一加 Ace 3 Pro

    游戏测试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托尼认为2025年的8s Gen4相比2024年的8s Gen3显得更有诚意。不过,具体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或许由于调校方式的不同,这两款设备的表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互有优劣,难以简单地判定哪一款更占优势。

   但在 120 帧原神这块,红米 Turbo 4 Pro 可以说是完败了。。。

   红米Turbo 4 Pro在开启120帧模式后,半小时内的平均帧率为101帧;而一加Ace 3 Pro的表现更为出色,同样条件下半小时平均帧率达到107.6帧。虽然从整体数据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看似不大,但实际上游戏过程中的帧率稳定性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细微的数据变化背后,往往反映出不同品牌在硬件调校与优化策略上的巨大差别。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购手机时除了关注性能参数外,还需要留意实际使用体验,尤其是长时间运行高负载任务时的表现。毕竟,再高的理论数值如果无法转化为稳定的流畅体验,也难以满足用户对优质娱乐享受的需求。因此,厂商是否能够真正贴近用户需求进行细致打磨,才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红米 Turbo 4 Pro 开局就画图,在 15 分钟撞了温控墙后变得相对稳定;而一加 Ace 3 Pro 在 20 分钟撞了温控墙,前后的帧率都稳成一条线。

   不过要我说,这颗芯片还不是这台机器唯一的看头 —— 这手机的电池不仅加入了 7000 毫安时俱乐部,容量还达到了 7550 毫安时。这机器相比 Turbo 4 加大的尺寸,很大程度上都给了电池: Turbo 4 Pro 比 Turbo 4 更薄,电池还增大了 1000 毫安时。

    这妥妥充电宝一枚了。。。

   红米近期推出的新功能引发了不少关注,Turbo4Pro竟然支持有线反向充电。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电量总是从高往低流动的规则。即使自身电量低于对方设备,依然可以通过连接数据线实现反向供电。这一功能不仅展现了技术上的创新,也让人重新思考手机与周边电子设备之间的互动方式。 我认为,这项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带来不少便利。比如,当朋友或家人外出时手机没电了,而你恰好带着Turbo4Pro,就可以迅速伸出援手。不过,我也注意到,这种操作对电池寿命可能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避免频繁进行反向充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总的来说,这是一项有趣且实用的功能,体现了厂商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和探索精神。

   这次不仅支持充电,还具备快充功能,最高功率可达22.5瓦。嗯,这次的产品经理真的和酷态科没有关系吗?

    以后果果用户出门玩,建议最好叫上用 Turbo 4 Pro 的好朋友,这样就不用借共享充电宝了。

   这款7500毫安时的大容量电池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从红米为其配备的种种优化技术来看,他们对这款手机的续航表现显然充满自信。不过,光靠纸面参数和宣传难免让人有些怀疑,所以我决定直接进入实战环节,通过一套3小时的续航测试来验证它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 我觉得这种务实的态度非常值得肯定,毕竟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的真实体验。大容量电池虽然能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最终还是要看厂商在软硬件调校上的功力。希望这次测试不仅能给用户一个参考,也能让厂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视频、购物、信息流以及游戏各体验了半小时后,红米Turbo 4 Pro的剩余电量为78%,比Turbo 4高出14个百分点,这样的续航表现与我们此前测试过的真我Neo7 SE搭载7000毫安时电池的表现相当,完全可以实现两天一充,对于日常使用来说非常友好。从这次测试来看,这款手机在续航方面确实有亮眼之处,尤其是在高强度使用场景下依然能保持较长的待机时间,这无疑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同时,这也反映出厂商在优化电池管理技术上的进步,值得肯定。

    不得不说,这大就是好,好就是大。。。

   不过这里托尼还是要跟大家补充说明一下,尽管从表面上看,电池容量更大的Turbo4Pro与搭载天玑8400的Neo7SE在续航表现上持平,但Turbo4Pro配备了性能更强劲的处理器,耗电稍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仔细看两台手机耗电量的差异, Turbo 4 Pro 在刷淘宝 + 网易云的耗电量要低一点,而打游戏的功耗要高一些,也基本验证了我们好朋友云飞前段时间测试 8s Gen 4 时得到的,低负载能效表现更好的结论。

   也就是说,若用户平时不玩手游,红米Turbo4Pro的续航表现或许会更为出色。

   影像方面咱们简单带过吧,因为这台红米 Turbo 4 Pro 搭载了祖传( 贬义 )的一套的影像系统,主摄还是我们的老朋友 LYT-600 , 5000 万像素、等效光圈 f1.5 ,外加一颗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 我都会背了 )。

   给大家分享一些样张体验一下,这套影像系统依旧更倾向于扫码功能,成像效果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主要还是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如果接下来Turbo系列仍然沿用这套影像系统,托尼或许会考虑在评测中省略这部分内容了,红米你应该明白我的想法吧。

   <<像左滑动查看样张

   红米在其他配置上确实诚意满满,像是8090级别的X轴线性马达、90W快充、双扬声器以及IP69级防尘防水功能一应俱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弥补了Turbo4未配备的WiFi7技术,这无疑提升了用户体验。不过,指纹识别方面依然采用了短焦光学方案,而非更先进的超声波指纹。但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超声波指纹的普及仍需时间,因此这一点对整体性价比的影响并不算大。总体而言,这款产品在同价位段的表现非常突出,不仅满足了用户对高性能手机的基本期待,还在一些细节上展现了品牌的用心与创新精神。对于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托尼在使用Turbo4Pro时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它的电源键和音量键似乎有些松垮,按压的手感并不理想,这可能是首批产品中存在的一些公差问题。回想起来,他在试用Turbo4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音量调节偶尔会出现延迟的Bug。令人不解的是,这两代产品居然都在同一处“翻车”,这难免让人对品牌的品控产生一些疑虑。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反复出现的问题确实值得厂商重视。无论是硬件设计还是生产环节,都需要更加严谨的把控。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款定位高端的产品,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性能,更应该在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希望后续版本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让用户体验得到真正的提升。

   聊到价格,1999元的起售价,再加上国补之后还能降到1699元,这简直就是红米K80的平替啊……不过托尼认为,在K系列全线升级的情况下,Turbo的Pro版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平替,要想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展现出更多的独特之处。

   总的来说,这次Turbo4Pro不仅延续了出色的性能与更强劲的续航表现,还首次在设计上引入了金属中框和玻璃背板,这样的变化让产品看起来更加精致且高端。回顾过去的红米系列,似乎总是以极致性价比为卖点,在这一原则下难免会在一些细节上做出妥协,比如用料和做工。而如今,红米显然开始在这些方面加码,这种转变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品牌正在努力平衡性价比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向用户传递出一种更为成熟的品牌态度。这或许意味着未来的红米产品不仅能继续满足大众对高性价比的需求,同时也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视觉感受。

手机快讯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