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推出全新配送算法:让外卖小哥不再为超时而焦虑
近日,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代表共同签署了《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外卖行业在优化算法管理与保障骑手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协议的达成,不仅体现了平台对骑手诉求的关注,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希望更多企业能够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劳动者的声音,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维护好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平台算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达成的协议,涉及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以及协商协调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保障骑手的切身利益,表明平台算法治理进入了“透明化、人性化”的全新阶段。
经过多方协商,《协议》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计价算法模型与规则,提升顺路派单的成功率。同时,针对超重、体积大、爬楼等高难度配送任务,将适当增加计价权重,以体现劳动价值。此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也将得到优化,保障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每小时的综合劳动报酬不低于25元。 这一系列调整体现了平台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配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优化措施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配送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然而,如何确保这些政策真正落地,避免形式化操作,仍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希望相关平台能够持续倾听一线声音,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让每位配送员都能感受到公平与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中还规定逐步废止超时扣款的惩罚措施,减轻网约配送员的超时压力,通过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替代。
针对骑手对“同距不同价”现象的质疑,平台宣布将在官网设立算法公示专区,于骑手APP接单界面明确展示费用组成(例如距离、时间段、任务难度等),避免出现“隐形扣款”。此外,平台还将开通算法意见收集渠道,定期举办交流恳谈会,积极倾听骑手的意见与建议。
为更好地保障骑手的休息权益,平台将在现有防疲劳提醒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推出“自主选择休息权提醒”服务。骑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设定期望的休息时段,从而提升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同时,女性骑手也可依据个人生理状况,自主决定暂停接单。
为提升平台运营效率并关注劳动者健康,近期对“强制下线”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新规要求网约配送员每日累计配送时长不得超过11小时;同时,在连续配送满4小时后,平台系统会自动发出提醒,建议小憩至少20分钟,以确保配送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