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欧姆龙引领智能工厂与预防医疗的双革命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疾病管理已成为中国医疗体系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统计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9亿。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残风险正在不断攀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应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将防控关口前移至疾病早期筛查与风险干预环节。
这一战略调整,对企业在“技术场景”中的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期待。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大连的欧姆龙健康医疗智能工厂,探寻在医疗理念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如何为“家庭场景下的疾病预防”探索解决方案。
从“检测工具”走向“健康哨兵”
步入欧姆龙大连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布局: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定制自动化流程,并在全工艺流程中嵌入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既保障了产品的卓越品质,又实现了人员精简和高效运作。作为欧姆龙在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血压计制造基地之一,该工厂每年向市场供应数千万台健康设备,产品畅销全球各地。
然而,欧姆龙的关注点并不仅限于提升制造效率,而是致力于重新定义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角色——从简单的基础检测工具升级为疾病预警的“第一道防线”。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的滨口刚宏先生曾在演讲中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血压监测过程中能够无意识地发现房颤迹象,是否能促进房颤的早期筛查与治疗?基于此理念,欧姆龙推出了新一代算法IntellisenseAFib。这一算法依托于公司长达50年的脉搏波数据积累,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专业团队的丰富经验,能够在常规血压测量中识别房颤风险,从而实现“无感筛查”的目标。搭载这项先进算法的智律波血压计,正逐步成为助力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干预的关键工具。 在我看来,IntellisenseAFib算法的问世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健康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它让房颤这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心脏问题得以更早被发现,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通过将复杂的专业检测功能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测量设备,智律波血压计简化了用户的使用流程,降低了筛查门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知度,也进一步体现了科技赋能健康的潜力。未来,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借鉴这样的模式,在慢性病管理方面贡献更多的智慧与解决方案。
欧姆龙健康医疗株式会社的执行董事兼技术开发统括部统括部长滨口刚宏近期分享了公司在健康监测设备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他提到,公司正在不断推进血压计和心率监测设备的小型化与智能化,以满足用户对便携性和精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我看来,欧姆龙在健康科技领域的创新步伐非常值得肯定。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便捷且准确的健康监测工具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助手。欧姆龙的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未来,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探索更多前沿技术,为全球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希望其他企业能紧跟步伐,共同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
欧姆龙智律波房颤风险提示血压计
这一背后,是欧姆龙“心脑血管事件零发生”愿景的技术化表达——通过可及的家庭监测设备,阻止一例例原本可以预防的卒中、心梗发生,体现出企业对“科技向善”的深层承诺。
家庭健康场景正在重构
慢病防控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同于传统依赖医院的单点诊疗模式,如今的健康管理更强调持续性、主动性与个性化,而家庭正是最贴近个体生活的健康管理入口。《健康管理蓝皮书(2025)》指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合,智能手环、血压计、体脂仪等家庭健康设备已从单纯的数据记录工具,升级为能提供风险识别与健康干预建议的“智能终端”。欧姆龙正是在这一趋势下,探索家庭医疗与技术服务融合的新模式。
在参观期间,记者发现“智能化”理念已深深融入欧姆龙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硬件的升级,还是软件的服务拓展,欧姆龙始终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其推出的OMRON Plus App不仅支持复合指标管理与个性化健康评估,还具备趋势可视化分析功能,助力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自身健康动态。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欧姆龙正从传统的设备制造企业向慢病管理领域的智能化健康服务平台迈进。
当然,要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慢病预防体系,仅仅依靠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如何连接家庭、社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和服务链条?这些问题依然需要产业界、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推动解决。这些答案可能不会在某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里直接显现。然而,正如此次对欧姆龙的考察所揭示的那样,预防医学的未来或许正是从一台血压计、一次普通的日常测量开始,逐渐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1:源于《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