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联,点亮闽政通:数字政务福建模式的新纪元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鸿蒙生态论坛上,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携手省级政务服务平台闽政通和闽政务共同参展,展示了其“超级”政务服务应用向鸿蒙系统迁移的成功历程。作为全国首批成功适配鸿蒙5系统的省级政务平台,这一实践不仅彰显了福建数字政务的标杆作用,还为全国各地政务系统采用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策源地,福建省一直走在政务数字化改革的前列。由福建省数据管理局主导,大数据集团研发的闽政通和闽政务双平台,已构建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省域治理“一网统管”的全新数字化治理模式。其中,服务于公众的闽政通平台整合了医保、社保、公积金等21类超过1300项高频服务,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6000万;而面向政务人员的闽政务平台,则打造了全省事项办理与决策监督的移动端统一入口。
“闽政通”和“闽政务”在鸿蒙化适配方面走在了前列,成为推动鸿蒙生态发展的先锋力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福建”25年来不断创新与实践的成果。“数字政务”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服务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而鸿蒙系统的流畅性、智能化以及安全性等特点,让‘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理念得以更切实地落地。借助鸿蒙5的技术优势,“闽政通”与“闽政务”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引入了多项创新功能。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解决了JavaScript与鸿蒙5交互的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第三方应用的适配效率。利用鸿蒙独特的桌面服务卡片功能,“闽政通”和“闽政务”实现了常用功能和重要联系人的“一键触达”,极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通过整合日历能力,用户能够轻松将提醒事项同步至日历,并支持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真正实现了多端协同与统一提醒。此外,“闽政通”还结合鸿蒙系统的活体检测技术,在人脸识别环节提供了“无感化、全场景、高安全”的全新认证方式。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新技术应用的开放态度,也彰显了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决心。鸿蒙系统的加入为传统政务数字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流程、降低门槛,让更多人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将成为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如何,这些努力无疑为其他地区推进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值得肯定和推广。
闽政通与闽政务是面向全省群众和工作人员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因其涉及大量敏感隐私信息,对数据安全保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该平台已与鸿蒙“星盾安全架构”深度整合,搭建起涵盖终端认证、数据传输及云端存储的全方位防护机制,确保跨设备数据交互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海量政务隐私数据筑起坚固的保护屏障。
闽政通与闽政务在完成鸿蒙化改造后,不仅显著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还大幅缩短了应用迭代周期,展现了重要的示范意义。首先,这一改造成功验证了省级政务系统适配国产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并形成了可推广的技术实施方案,为后续其他地区或领域的适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通过这次改造,构建起了一个自主可控的政务应用开发技术平台,有效减少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升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独立性。最后,这种创新实践开创了“民生服务与政务协同”双轮驱动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也增强了民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在我看来,闽政通与闽政务的这次改造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成功,更是理念上的突破。它证明了国产操作系统完全可以胜任复杂政务场景的需求,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自主创新、推动核心技术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希望更多政府部门能够借鉴这一经验,共同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此次闽政通、福建省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其在鸿蒙化政务领域的标杆案例再次彰显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并为全国提供了“数字政务”的地方典范与区域示范。在数字中国战略推进的第十个年头,双方的紧密合作与价值共建,将带动更多政务服务平台加快融入鸿蒙生态,促进政务数字化转型从“单木成林”向“聚木成森”的转变,携手构建更加“智慧治理、贴心服务”的数字政务新生态,为国家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