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刹停成过去式,2026年起新车将强制标配ABS智能制动系统
7月7日获悉,工信部于7月4日发布通告,对强制性国家标准GB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解读,通过一图读懂的形式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新国标内容。
2025年5月3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21670—2025)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次制定的新国标包含多项亮点,其中一项是新增强制安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要求。ABS能够在紧急刹车时防止车轮锁死,从而保障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目前,ABS已广泛作为许多乘用车的标准配置,此次被正式纳入国家标准中。
同时,新国标对电力再生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中广泛采用的动能回收系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这类系统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此次标准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提升车辆能效,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同时,这也反映出国家在推动绿色出行方面的持续努力与政策引导。
新国标提出,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油门实现的制动效果不应让车辆完全停止。这意味着此前引发争议的“单踏板模式”被禁止。
此外,新国标规定,当能量回收产生的减速度超过1.3m/s²时,应点亮制动灯。一旦发出制动信号,在减速需求持续的情况下,该信号应持续保持。
随着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日益普及,一些车型在松开加速踏板时能够产生较强的制动效果,从而实现显著的减速效果。为了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避免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此类车辆需要点亮制动灯。
对于即将申请型式批准的新车型,大部分新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而涉及“单踏板模式”的相关标准则将在2027年1月1日开始生效。
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新国标将于202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时间节点的设定,体现了政策在推动行业升级方面的审慎态度,也为相关企业预留了充足的调整时间。从长远看,新国标的落地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促进行业向更规范、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不过,企业在适应新规的过程中,仍需关注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