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化,实现资源再生利用:钢厂尾气变废为宝,创造年产 5 万吨甲酸钙
智慧科技
12月26日消息,天津大学于12月24日发布博文,宣布通过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成套技术,帮助山东成功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单套5万吨/年甲酸钙生产装置。这一创新技术不仅将钢厂尾气有效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还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项成果展示了科研机构与产业界合作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环保技术和绿色化工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无疑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注:冶金和化工工业是我国工业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尾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以上。在这些工业尾气中,包含着钢厂尾气、兰炭尾气、电石尾气、黄磷尾气等多种典型工艺废气,这些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资源。然而,目前这些CO资源大多数仅被作为燃料消耗掉,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它们的利用价值,还导致了大量的CO2排放。 这种现状显然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这些工业尾气中的CO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当前的处理方式使CO2排放量居高不下,这对我国的环保目标构成了挑战。因此,如何提高这些工业尾气中CO资源的利用率,减少CO2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高效地对这些工业尾气中的CO进行富集和转化,以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措施。
甲酸钙作为一种多功能绿色助剂,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优良的抗菌补钙饲料添加剂,同时在建筑、轻纺、化工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该产品的传统生产工艺——通过甲酸与碳酸钙中和制备,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产品质量一般。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积极探索更高效的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推动行业进步,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流程,相信未来甲酸钙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并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天津大学一碳化工课题组自2006年起便致力于氢氧化钙羰基化合成甲酸钙的研究。在“十二五”期间,该课题组获得了863项目的资助,并成功完成了中试验证。到了2021年,这项技术实现了工业示范,标志着其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天津大学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强大研发能力,也为中国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合成方法。甲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工艺的突破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预计将在化工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技术利用电石渣固废中的生石灰或熟石灰以及工业尾气中的CO作为原料,通过生产高品质的甲酸钙,不仅具备原料来源经济、能耗指标低的优点,而且产品质量也十分出色。连续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这项技术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解决了电石渣固废处理的问题,还有效利用了工业尾气中的CO,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此外,由于其能耗较低且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这无疑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这种技术对于推动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阿斯德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天津大学的技术支持,于2024年10月成功投产了全球最大的单套5万吨/年甲酸钙生产线,整个项目从土建施工到实现满负荷生产仅历时6个月。
双方此前已经成功合作完成了5万吨/年钢厂尾气高值化利用制草酸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9月建成投产以来一直运行稳定,显示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双方在技术创新和合作方面的卓越能力,也展示了工业废气资源化利用的巨大潜力。通过将钢厂尾气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产品,该项目为钢铁行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创造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成功案例,对于推动相关行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