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登场!我国成功突破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技术!
1月2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自主研发的超深水采油树已在天津完成总装,并进入了系统测试阶段,这标志着我国首套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主体建造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意味着我国在海洋能源开采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随着全球对深海资源需求的增长,掌握这种核心技术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在全球深海能源开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水下采油树在海洋石油开采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连接海底数千米深的油气生产管柱与运输管道的重要枢纽。它犹如一个智能化的“水下阀门”,精确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并实时监控和调节生产状态,确保储油层的安全封闭以及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它是建设高效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
鉴于水下采油树所处环境的极端恶劣及其超长的免维护需求,对设备的密封强度、材料承压性能及工艺质量均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构成了世界级的技术挑战。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掌握这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水下采油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在工程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同时也凸显了国际间技术壁垒的现实。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技术挑战,各国科研人员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在全球能源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此外,这种高端技术的垄断也引发了对于技术共享与合作的思考,如何平衡技术保护与共同发展的关系,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水下总装集成中心主任工程师刘海军透露,项目团队凭借多学科交叉创新、有限元分析、液压与通信模拟、抗振动测试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成功攻克了2000米级超深水采油树的布局优化、系统分析及FCM模块精确定位安装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在总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实施了严格的质量管理,特别采用了符合医药食品加工标准的10万级洁净车间,对液压流道的洁净度进行了严密监控,从而确保了水下生产系统控制模块液压元件的装配进度比原计划提前完成。
此外,项目团队创造性地研发了一种新的焊接技术,改进了质量检测方法,加强了对底部结构框架预制尺寸的精确控制,确保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5度,完全达到了水下采油树集成所需的高精度标准。
近年来,海油工程持续加大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的力度,在深水水下装备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全面掌握了10余种水下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水迈向超深水、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实现大范围国产化,海油工程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高水平自主化,也为未来的海洋能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新闻展示了海油工程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它不仅提升了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水平,还增强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自主能力和话语权。随着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加,海油工程的这些成果无疑是我国海洋工程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