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动态 > 科学动态
发布日期:2025-01-22 11:29:03

我国飞机结构寿命领域创始人高镇院士逝世,96 岁离世

飞机结构寿命领域奠基人高镇院士逝世,飞翔96载

   1月22日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日发布讣告,该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镇同,于2025年1月21日5时20分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讣告显示,高镇同先生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都昌。他在1950年毕业于原北洋大学航空系,并在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随着清华大学等院校共同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也随之转入该学院继续从事教学工作。高镇同先生在长达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和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重要职务,是中国著名的结构疲劳专家和教育家。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高镇同先生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推动中国航空工程领域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专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传承。

   附讣告主要内容如下:

   高镇同同志毕生投身于航空事业,以航空报国为己任、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科学家,高镇同同志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在飞机结构疲劳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作为教育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包括6名两院院士、100多名博士及博士后在内的众多航空航天领域的优秀人才。

   高镇同同志是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创建了我国的结构疲劳应用统计学分支学科,提出了结构寿命可靠性理论,被国际赞誉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属本世纪结构可靠性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和世界领先的科学家之一。高镇同同志与厂所合作建成的现代化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专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二十余种机型、数千架飞机定寿延寿,为我国航空科学技术发展和飞行安全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镇同同志荣誉卓著,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四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他还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他淡泊名利、热心公益,多年来累计捐赠善款达二百余万元,并设立了高镇同奖学金,获得了国家民政部“爱心捐助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华慈善事业贡献奖等荣誉,被授予中华慈善人物、首都道德模范、首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德树人成就奖和感动北航人物等称号。

   高镇同同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默默付出的“大先生”。他的人格魅力超越了科研和教育的界限,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勇敢追梦、不断追求卓越。他的离世是我国航空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高镇同同志的事迹让人深感敬佩。他的奉献精神不仅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更是全社会学习的典范。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像他这样能够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精神领袖。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只有真正热爱事业,才能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不断前行。希望他的精神能继续激励更多的人,共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此,我们深切缅怀高镇同同志,并向他的家属、朋友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表示诚挚的慰问。高镇同先生的一生为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精神遗产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高镇同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专业人士,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一生是对专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的最佳诠释。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更多像高镇同先生这样的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高镇同先生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他的精神将永远照亮我们的道路,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高镇同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这一消息令人深感悲痛。高镇同同志的一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无疑是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应当铭记他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格,并以此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行。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共同缅怀这位杰出的人物,表达我们的敬意与哀思。

科学动态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