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声明:揭露谣言真相,解锁《封神第二部》神秘面纱
2月10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上映后,观众对影片的特效表达了较多不满,其中殷郊法相的三头六臂蓝色形象成为争议焦点。许多网友戏称这一形象酷似“蓝精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这部影片在特效上的表现显然未能达到部分观众的预期。特别是殷郊法相的设计,蓝色的身体与传统的中国神话形象大相径庭,让人难以忽视其与“蓝精灵”的相似之处。这种设计选择或许是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但似乎并未获得观众的认可。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可能是未来制作类似题材电影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后,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三头六臂殷郊法相”这一形象是由某家公司以4500元的价格外包制作的。 对此,我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并非完全无稽之谈。在当今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代,许多影视作品、游戏以及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都广泛采用了外包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引入更多专业人才。对于一个相对小众的文化符号而言,通过外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视觉呈现,无疑是十分高效的一种手段。当然,无论最终的制作费用是多少,关键还是看成品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是否能为这一文化符号增添更多的魅力。
对此,《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后期视效管理公司魅思映像近日发表声明,针对有关殷郊法相等视效镜头的问题进行了澄清。
魅思映像称,《封神第二部》中三头六臂的殷郊法相并非“外包公司4500元制作”的不实传闻,实际上该特效是由ScanlineVFX团队精心打造的。
该公司代表参与了电影《2012》《权力的游戏》《星际穿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王》《哥斯拉大战金刚》的制作。
魅思映像表示,三头六臂殷郊法相采用了Volumecapture技术,实现了高精度且动画自然流畅的数字角色制作方案。三头六臂殷郊法相这一数字角色,从视效概念设计、数字资产开发、动态测试、体积捕捉到渲染等各个环节,整个制作周期超过了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