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光,谁与争锋?
智慧科技
12月13日消息,继三星和索尼之后,近日LG也正式宣布退出蓝光(Blu-ray)市场,并决定停止生产蓝光播放器系列相关产品。
据悉,LG最新一代产品于2018年推出,涵盖UBK80、UBK90UHD等型号,至今已有六年时间。
去年1月28日,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松下宣布,计划在2月份终止其用于刻录的蓝光光盘的生产线。这意味着市场上所有这类产品的公开销售将立即停止,并且未来不会再有相关后续产品推出。
今年6月,索尼公司宣布,将停止生产面向消费者的可刻录蓝光光盘,但会继续为游戏、电影等行业提供专业的蓝光光盘产品。
2003年4月10日,索尼推出了全球首款BD录像机BDZ-S77,标志着蓝光技术正式步入消费市场。与此同时,BD-RE可擦写光盘也同步上市。这一举措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高清视频存储选择,也预示着高清晰度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蓝光技术的引入,无疑是对传统DVD格式的一次重大革新,它以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更佳的画质表现,开启了家庭娱乐的新篇章。此外,随着蓝光产品的普及,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基于该技术的创新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数字生活体验。
从那时起,蓝光播放器逐渐普及至千家万户。蓝光播放器利用蓝光光盘播放影片,可通过HDMI接口以1920×1080分辨率的1080p高清格式输出,其清晰度为DVD视频的5至6倍(PAL制式为720×576,NTSC制式为720×480)。
不仅蓝光播放器,连实体光盘都面临灭绝风险。
去年9月,Netflix结束了其持续了25年的DVD邮寄服务。随着用户逐渐转向更为普及和便捷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企业自然会顺应这一潮流,最终实体媒介的时代也将走向终结。
曾经流行的MP3播放器和随身听,如今已成为了收藏家眼中的古董。而近年来兴起的平板电脑、投影仪和电子阅读器等产品,虽然一度风靡一时,但其热度也在逐渐消退。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也揭示了消费者需求和兴趣的变化趋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成为各品牌需要深思的问题。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未来的电子产品不仅要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在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上也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那么,电视、相机、有线耳机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