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世界惊艳登场!我国水下铺设机器人突破速度极限成功下水测试
智慧科技
12月13日,据《科技日报》报道,12月12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宣布,由其主导研发的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可达公里级的水下敷缆机器人已成功完成下水测试。 这标志着中国在水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此次测试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还意味着未来在海底电缆铺设方面,我们能够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作业。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有望大幅提升海上风电、跨海通信等项目的实施效率,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海洋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电力行业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报道称,该设备配备了履带和雪橇行走系统,具备“探测—挖掘—铺设”一体化作业功能,铺设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00米,其机器人主体的核心部件实现了100%自主可控,标志着该项目已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展到样机制造阶段。
据介绍,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声-光-磁-电”多模信息融合的海缆探测定位方法,有效提升了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的海缆感知能力和持续作业时间。通过这一技术手段,团队成功突破了多传感器组合的抗干扰导航技术难题,解决了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在低能见度水下环境中难以搜寻和准确定位海缆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近底水下导航系统失效的技术瓶颈。 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显著提高了海缆敷设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性,还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底电缆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确保海底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此项目的成功实施,无疑为未来水下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并有望推动相关领域技术的进一步革新。
注意到,为应对海底复杂环境,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履带和雪橇两种移动方式,成功克服了机器人在松软海床行进困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