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怒斥微短剧乱象:呼吁建立严格审核标准净化行业环境》
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上,著名导演郑晓龙作为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围绕“迎接‘剧’变,变与不变”的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郑晓龙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电视剧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制作方式、传播渠道以及审美标准都在不断更新。然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创作优质内容始终是影视行业的核心任务。他强调,优秀的剧本、精湛的演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依然是打动观众的关键要素。郑晓龙还指出,尽管流媒体平台的崛起给传统电视台带来了挑战,但也为电视剧提供了更广泛的展示空间,这要求从业者们既要适应变化,又要坚守初心,确保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被忽视。 这一观点不仅指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提醒了创作者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应放弃对艺术本质的追求。
郑晓龙强调,尽管微短剧符合现代观众的快节奏需求,但其内容深度和创作质量仍需提升。许多作品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故事的内在逻辑与情感共鸣,导致剧情套路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不仅限制了微短剧的发展空间,也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发表的看法观点: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确实满足了当下快节奏生活的需求。然而,要想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创作者们需要更加注重剧本的质量和内容的创新。通过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避免落入俗套,才能让微短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远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微短剧的流行背后暴露出市场对低俗和极端题材的偏爱,这些内容可能会误导观众,特别是未成年观众的价值观。不过,郑晓龙认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形式,依然具备发展的潜力。关键在于创作者们需要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和艺术价值,避免过度娱乐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趋势表明,尽管微短剧在形式上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娱乐性和文化价值的挑战。只有通过提升内容质量,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从而推动这一新兴媒介的长远发展。
郑晓龙表示,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对微短剧实施分类分层审核,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必须从源头入手,提升审核手段,确保微短剧的内容审核与传统时长的网络影视剧保持一致的标准和尺度。 这一系列措施无疑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于网络视听内容规范化的决心。然而,要真正实现对微短剧的有效监管,还需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升级,比如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初步筛查,同时也要加强人工审查,确保内容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观众权益,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在谈及创作的价值观时,郑晓龙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还应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并深入刻画人性的复杂性和时代风貌。他强调,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平衡是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那些既能娱乐观众,又能引发深思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我认为,郑晓龙的观点非常中肯。当今社会信息繁杂,人们需要的是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仅能为大众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还能引导人们思考社会现象,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在娱乐与教育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也是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据此前报道,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本月已正式实施。该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和重点监管的原则,将微短剧分为三类,并按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通过这种差异化的、精准化的管理方式,不仅优化了审核流程,还提高了审核效率。 这一新制度的出台,无疑为微短剧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作品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同时,这种精细化管理也有助于行业内的创作者们更加明确创作方向,避免盲目跟风,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