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动态 > 科学动态
发布日期:2025-02-27 10:53:47

七星连珠奇观再现:灾难降临?千年预兆现实吗?

星相预言:神秘七星连珠揭秘!

   近日来,“七星连珠”这一话题近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传闻称,2025年2月28日将出现这一罕见天象,部分自媒体甚至将其渲染为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的奇观,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电影《哪吒2:魔童闹海》中的“六星连珠”情节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话题的热度。 这种天文现象确实令人期待,但公众对于其频率和重要性的过度解读可能并不准确。实际上,七星连珠并非如此罕见,它只是太阳系内行星运行轨道的一种特殊排列方式。而关于这次事件的宣传,可能更多地是借机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和关注度。尽管如此,这样的讨论仍然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激发大家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科学、理性的解读,让公众在享受天文奇观的同时,也能获得正确的知识。

七星连珠奇观再现:灾难降临?千年预兆现实吗?

   那么,“七星连珠” 到底是咋回事?真的能预示吉和凶吗?

七星连珠奇观再现:灾难降临?千年预兆现实吗?

   2025年2月底至3月初将出现“七星连珠”的天象。北京天文馆提供了相关示意图,展示了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

   “七星连珠” 的定义变迁

   在我们的夜空中,可以看到一些看似固定不动的恒星,恒星这个词原本意味着静止不动。此外,还有一些在众星之间移动的五大行星,中国古代根据五行学说将它们分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有时候,人们也将太阳和月亮视作行星,并称其为“七曜”(七个发光体)。

   到了现代,太阳系中的行星现在被定义为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地球也属于其中的大行星之一。此外,我们还发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即当前所称的“八大行星”。需要注意的是,冥王星在2006年被重新分类。因此,现今所说的“七星连珠”是指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七大行星。

   所谓连珠(或联珠),指的是我们在夜空中观测到的天象。在古代,当人们提到“五星连珠”或“五星聚”时,并不是指五颗星简单地同时出现,而是强调它们要在相对较小的天区内彼此非常接近。

   古人观察到,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都集中在黄道附近,而黄道正是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大圆。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象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他们卓越的观测能力和智慧。黄道不仅是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还影响了古代历法的制定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现代人或许已经习惯依赖先进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但了解这些古老的天文知识仍能让我们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之心。

   对,请注意这里黄道不是“一条直线”,在我们地球上看是一条跨越天空的弧线。唐代韦庄诗里说“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古人所认定的“五星连珠”,要五星聚集在黄道东西 10 度范围之内,这种情况极为罕见,根据现代天文计算过去 6000 年里仅发生 9 次,数百年才有一次。

   而现在网络上时常出现的“七星连珠”,定义则宽泛得多。比如 2 月 28 日即将出现的所谓 “七星连珠”,只不过是七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夜空,东西跨度达 117°,跨越了大半个天空。

   一般来说,天王星、海王星只有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下、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更糟糕的是当天它们非常接近太阳,观测条件并不好。

   好消息是,也不是只有2月28日才能看到,前后几天均可见。这种宽泛所指的“七星连珠”现象大约三到五年会出现一次,上一次是在2022年6月中旬,那时的观测条件也更加理想。 对于这样的天文现象,它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同时也提醒着人们,即便在日常生活的喧嚣中,也不要忘记抬头仰望星空,感受那份宁静与壮丽。这种自然现象不仅能够激发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还能够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

   2022年6月初的“七星连珠”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

   为什么古人重视“五星连珠”?

   在中国古代星占学体系里,“五星连珠” 被赋予重大政治意义。

   古人没有 “行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的现代知识,无论东方西方,都秉持着“天人合一” 观念,即上天的神灵会通过天象预警人间的福祸。

   唐代编纂的《开元占经》引用了《荆州占》的说法:“五星乃五行之精华,五帝之子女,为天之信使,在众星之间运行,监察无道之国。”若国君治理得当,五星则会按常规顺利运行。反之,若国君失德,则会出现“五星逆行,颜色变化,出没不合时序,光芒张扬且呈怒态,化为妖星”的现象。

   火星(古时亦称荧惑)呈现出红色的外观,因此常被看作不祥之兆,通常与战乱和灾荒相联系。

   “荧惑守心”(火星位于心宿附近)被认为是极为不利的天文现象之一,预示着帝王去世和朝代动荡。《开元占经》中的五星占部分共有四十七卷,列出了数万种五星运动异常所对应的灾祸,例如“荧惑(火星)守昴,边境不安,忧虑在高位者”“太白(金星)侵犯左角,战争失败,将军陨落”,等等。

   当若五星聚集在某个星宿(约 10 度)之中,象征着改朝换代,对于得利一方来说,当然是大吉大利(对于失利一方则是非常凶险)。

   如公元前 1059 年 “五星聚井宿” ,次年西伯侯姬昌称王,十二年后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 185 年,西汉太后吕雉二年五星会聚,吕后杀少帝(汉惠帝刘盈长子),掌握了朝政。

   正因为古代帝王深信天象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今天说的“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的重要目的即为帝王解读吉凶。

   然而,当前的天文和物理学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天象与人间的吉凶并无关联。

   科学视角下的 “七星连珠”能否预示吉凶?

   “五星聚首”在古代天文学背景下,同样具有科学价值。

   如前所述,处于预测目的,天文学家们也要计算未来数年行星出现的位置。有一种方法称为 “上元积年” 法,即在过去某个理想的起始时刻 “上元”,日月五星在同一位置,这样的话就比较方便利用它们的运行周期来推算未来的位置。

   只不过,尽管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本身就极其复杂,但这种方法虽然在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仍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后来逐渐被舍弃。 这种演变反映了古代天文学与历法实践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古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观测工具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他们很难精确地掌握天体运行的规律。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自然现象时,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方法,以适应科学的发展。

   今天,若要计算行星的位置,我们必须基于牛顿力学,并考虑到太阳、月亮和各行星间的引力作用(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这使我们能够预测过去或未来的数百年间行星的确切位置。这一领域被称为“天体力学”,并且直到现在它仍然是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日期是2025年02月27日。

   同样,由于我们已经认识到,太阳系几乎是一个平面结构,八大行星的轨道大多位于黄道面附近,其轨道倾角通常不超过几度。这种现象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些行星会如此整齐地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是否是因为早期太阳系形成时某些物理过程的主导作用,还是宇宙中存在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规律在起作用? 这种高度一致的排列方式不仅令人着迷,也引发了天文学家们对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深入探讨。通过进一步研究行星轨道的细节,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运作机制。

   所以从太空视角下,“行星连珠”,或者“行星十字架”之类的排列,可以轻易计算出来。但这也只是巧合的排列形式,是正常运动的一个瞬间而已。

   占星师或一些人士,同样擅长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将传统的占星理论进行包装,通过“预测吉凶”来吸引大众的关注。

   例如,“七星连珠”现象常被一些人与个人的幸福、财运,甚至与国际战争、灾难、政权更迭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说法实际上只是利用现代科学成果来包装古老的迷信观念,根本无需过于严肃地对待。 这些现象背后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更多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猜测与联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理性分析各种信息,避免陷入无稽之谈,以免误导大众。

   当然,我们同样可以把握住“七星连珠”这样在一夜之间能够观测到七大行星的机会,将其视为与宇宙亲密接触的一个契机。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从而激发我们的探索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这样的天文现象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个思考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绝佳时机。它提醒我们,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依然有限。每一次对天文奇观的观测,都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次重新审视和理解。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探索的热情。

   由于每一天都是宇宙赠予我们的珍贵时刻,不论身处何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与热爱,才是应对人生与宇宙的恰当态度。

   策划制作

   作者丨孙正凡 天文学博士、科普作者

   审核丨韩文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研究员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科学动态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百度权重≥3友情链接交换
数界探索  |  科技快讯中文网  |  经济脉动  |  科技先锋  |  财智慧  |  慧算财经  |  财经探秘  |  财经日报  |  今日财经  |  财经风向标
Copyright © 2025 智慧科技官网 网暻网络
备案号:陇ICP备16003923号-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