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未来航空,探索无人机时代
3月3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3月3日上午,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研究中心正式在位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内成立。该中心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联合发起创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院长唐庆如与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
据悉,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研究中心将采取理事会负责制,并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即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上,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将发布“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展望报告”以及成立“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生态伙伴”。同时,还将建立起相应标准的合作机制。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国低空交通管理正逐步迈向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全国低空交通网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性和效率,还能促进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成立生态伙伴之后,将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低空交通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去年 3 月,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民航局也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预计到 2030 年,低空经济将达万亿级市场规模。
近30个省市相继推出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发改委于去年底成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这一举措表明政府正在积极布局未来经济的新领域,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涌现,比如无人机物流、空中旅游等,这不仅会促进相关技术的进步,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将是未来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确保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据去年 11 月报道,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提出:
一、无人机将无处不在,成为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应急抢险、城市管理、电力巡检、线路巡查、旅游观光的主要工具;
二、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以及路网云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空中飞行器即将广泛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三、预计两三年后,我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系统和地面飞行基础设施将基本完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也将大规模实现商业化。eVTOL的价格预计将从目前的千万级别逐渐下降,到2030年,四至五座的eVTOL有望降至两三百万元人民币左右。届时,或将有十万架eVTOL进入家庭或作为空中出租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