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董明珠的网络治谣秘籍:1万元起征点背后的税改大计
3月6日的报道指出,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商业舞台上,董明珠的名字犹如一面鲜明的旗帜,代表着坚韧不拔、积极进取以及果敢决断。 董明珠以其独特的领导风格和坚定的决心在商界树立了标杆,她的管理方式既赢得了赞誉也引发了争议。她所展现的铁腕手段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不仅推动了公司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行业的格局。然而,这样的领导风格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还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她以近乎孤勇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对格力未来的信心,在中国制造业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这样的坚持与勇气不仅彰显了个人的领导魅力,更体现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面对挑战,她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坚定地站在信念的一边,这种精神无疑为中国制造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更多企业领导者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前行。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出现在人大广东团驻地,面带微笑地对媒体表示,今年她将重点关注网络建设问题。她指出,“随着时代逐渐迈向数字化,人工智能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今年是董明珠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23年。她提出了三项建议,分别是加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综合治理体系、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以及规范二手家电市场的秩序等。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三感”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始终是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人物。她持续关注民生和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从个税改革到制造业创新,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提升一线工人待遇,提出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建议,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2025两会,董明珠再提个税改革,建议优化个人所得税税制。
董明珠提到,自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稳步推进,通过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优化调整税率结构、设立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及提高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显著降低了居民的个人税收负担。
展望未来,提升质量和效率依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我国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有必要积极调整策略,着力扩大那些有实际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从而激活内部的发展潜力。只有当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并且有能力消费时,才能真正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这不仅能够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当携手合作,通过创新和优化产品服务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是确保居民“敢消费”和“能消费”的重要措施。此外,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此,董明珠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上调个税起征点至每月1万元,并优化税率结构;二是改进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同时强化税收监管和信息共享。
事实上,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董明珠在历年提交的两会建议中,多次提及关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她认为当前个税起征点可能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收入情况,需要适时上调以减轻普通工薪阶层的负担。这一提议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声,也体现了董明珠作为代表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董明珠的观点确实值得深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个人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个税起征点却未能同步调整,这无疑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务压力。因此,适时调整个税起征点,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还能进一步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希望政府能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调整。
2010年,董明珠提出,建议调整个税起征点及征收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内需;2015年,她再次提出调整个税起征点;从2017年至2025年,她又连续9年对个税起征点进行建言。
董明珠的这一提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工薪阶层的幸福感。在她看来,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内需;可切实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让工薪阶层得到实惠,敢于消费,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内循环”的动力。
如果将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根据董明珠的观点,那么每年他们就能多出七八千元的可支配收入,这无疑会显著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这一提议不仅有助于提升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还能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政策调整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这也要求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不受影响。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实施的政策方向。
在国家税收政策方面,可以考虑让富人承担更多的纳税义务,比如将最高税率从45%提升至50%,甚至进一步上调至55%。这一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财政压力,还能为社会公平正义树立一个积极的典范。通过适度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同时,这样的政策也有助于增强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在2025年“两会”期间,董明珠还建议强化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综合治理体系:一是,建议尽快全面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二是,建议国家网信办尽快出台《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信息互联网平台治理规定》;三是,建议在拟出台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新增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信息的分类界定与处罚条款;四是,建议两高尽快出台统一的专门针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信息犯罪行为的司法解释;五是,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专门针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信息民事侵权的司法解释。
针对家电行业,董明珠提出了关于整顿二手家电市场秩序的若干建议。她提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源头;规范商家运营,强化过程监督;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社会共治。”
“铁娘子”的信念与格力未来
提高工薪族的幸福感,是董明珠的目标和初心。她始终以一种几乎孤独而坚定的方式,致力于增强格力员工的幸福感,同时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有人说,但凡有所成就的人,身上都有某些共通的特点:对事业的热爱与痴迷、全身心地投入以及超越常人的付出。董明珠也是如此,她对自己、对工作都非常严格,格力的员工认为她严厉,合作伙伴认为她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而她洒脱地回应,“我的幸福,是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董明珠的职业生涯始于1990年加入格力(原海利空调厂),最初担任普通销售员。作为新人,她跟随资深业务员四处奔波,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态度,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使个人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八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销售皇后”。
1994年,格力面临严峻的库存压力,内部出现动荡,核心员工流失,士气低落。在此关键时刻,董明珠临危受命,担任公司经营部部长,带领团队力挽狂澜。
董明珠毫不避讳自己坚守对格力的重要性,她在一次采访中提到,“1994年,若非我回归格力,公司当时确实面临巨大的危机。”
到2001年,董明珠在47岁时正式担任格力电器的总经理,开启了她的“铁娘子”时代。这意味着,董明珠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仅次于格力创始人朱江洪的公司二号人物,仅用了11年时间。
对于格力而言,董明珠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从没停止对企业挑毛病、动手术。更像披着战袍的“战士”一般,不停地战斗,永远有打不完的仗,强势且坚韧地将这家公司护在了羽翼之下。
2012年,她成功当选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格力正式迈入了董明珠时代,公司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2012年格力电器的营收为993亿元,至2023年营收已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空调制造商之一。
与此同时,董明珠凭借其敢说敢做的鲜明个性,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引起热议,成为商界罕见的“网红”级人物,拥有着巨大的IP价值。无论是与雷军的“十亿赌约”,还是公开批评行业乱象,董明珠的每次发声都能引发广泛的关注。 董明珠的这种敢于直言的行为不仅为她赢得了公众的注意,也使得她在商业领域中树立了独特的形象。她的每一次言论都体现了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坚持。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董明珠的成功也提醒我们,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有敢于发声的勇气和智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话说,“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陷入了困境,此时就需要有一位领军者挺身而出,手持利刃,为自己大声疾呼。”
她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借助个人IP的强大影响力,亲自为格力电器代言和背书。她不仅活跃在各大广告、宣传片和产品发布会上,还通过频繁的公开演讲和社交媒体发声,极大地提升了格力的品牌知名度。这种积极主动的市场策略无疑为格力带来了显著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这种做法不仅展示了企业领导人的亲和力与领导力,也进一步巩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通过高层的积极参与,格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品牌形象,这无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的是,如今格力与董明珠已经深度捆绑。
她不仅是格力的领航者,更是品牌的灵魂代表。董明珠的影响力不仅在于她对格力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文化建设的全面贡献,更在于她深深影响了格力的品牌传播与市场形象。可以说,在消费者心中,董明珠与格力已经紧密相连,这种独特的情感联系,短时间内难以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