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登场!超3000吨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亮相山东3号工程现场!
3月11日,据“中国中铁”官方微信消息,由中国中铁旗下多家子公司联合打造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坪山东3号”(“中铁1327号”)已成功下线。这台设备将应用于深汕铁路SSSG-4标段的坪山东隧道西区盾构段施工。 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大型工程设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长距离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盾构机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对于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坪山东隧道西区盾构段全长3851米,最大埋深62.5米,为单洞双线隧道。该隧道主要穿越弱风化花岗岩地层,局部岩石的抗压强度高达120兆帕,施工难度相当大。 面对如此艰巨的工程任务,施工团队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如何确保隧道掘进的安全与效率,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施工方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也彰显了工程建设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未来,随着这一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坪山东3号”开挖直径达14.31米,整机全长约122米,总重超过3000吨。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将面临长距离、大断面岩层掘进挑战,并需下穿珠江东岸花园、坪山河,侧穿厦深大桥等多处风险源,对地表沉降控制和盾构姿态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铁装备研发团队针对“坪山东3号”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充分考虑了地层特点及岩性情况,配备了超前探测注浆、盾尾间隙测量等先进技术,以确保设备在复杂地层中的适应性和高效掘进能力。 这样的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特别是在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坪山东3号”的这些改进显得尤为重要。这表明中铁装备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为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深汕铁路预计于2027年建成通车,届时,从合作区到深圳中心区的交通时间将大幅缩短至30分钟,这无疑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条铁路不仅会成为连接两地的重要纽带,还将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交通便利性的提升,我们可以预见,两地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会更加畅通无阻,从而加速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这也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更紧密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蓝图中,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重大工程的推进,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决心与能力。我们期待着深汕铁路的开通能够真正实现预期目标,推动区域经济迈上新台阶。